要素流动环境的重塑与乡村积极复兴——“国际慢城”高淳县大山村的实证

被引:86
作者
赵晨
机构
[1]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关键词
要素流动; 资源重组; 乡村复兴; 国际慢城; 大山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农村乡镇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2 ;
摘要
乡村复兴是健康城镇化的应有之义,它包涵乡村内部充满活力和对外产生输出价值两方面内容,实现动力来源于构建城乡畅通的要素流动系统在乡村复兴完整的逻辑框架中,经济生产要素回流活化了乡村的运行机制,在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与整合的基础上,激发乡村内部结构的有机调整和生产力重新布局与此同时,乡村面向城市输出具有稀缺价值意义的要素,作为城乡互通资源的另一种支撑针对高淳县大山村案例,着重研究其在被评为中国首个"国际慢城"后,如何通过乡村旅游的开展促进要素流动,进而较为成功地实现乡村复兴的过程乡村在资本、人口、技术与信息等要素的注入下,产业发展、经济收入、社会组织等方面完成重构,并在乡村文化、乡村生态环境方面实现输出。这种输出既是乡村系统对城市系统的平衡与补充,也是乡村在城乡统筹体系中的独特意义所在。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均等化研究——以常州市教育设施为例 [J].
张京祥 ;
葛志兵 ;
罗震东 ;
孙姗姗 .
城市规划, 2012, 36 (02) :9-15
[2]   中国工业化资本原始积累的负外部性及化解机制研究 [J].
温铁军 ;
杨殿闯 .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0, (08) :23-29+86
[3]   关于“城乡规划学”作为一级学科建设的学术思考 [J].
赵万民 ;
赵民 ;
毛其智 .
城市规划, 2010, 34 (06) :46-52+54
[4]   跨界与融合——城市规划的时代转型 [J].
黄鹭新 ;
荆锋 ;
杜澍 ;
易芳馨 ;
吴岩杰 .
国际城市规划, 2010, 25 (01) :1-5
[5]   城乡关系的战略转型与新时期城乡一体化规划探讨 [J].
赵群毅 .
城市规划学刊, 2009, (06) :47-52
[6]   依法推进城乡可持续发展——写在《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一周年 [J].
汪光焘 .
城市规划学刊, 2009, (01) :4-8
[7]   当前我国乡村空间特征与重构要点 [J].
陈小卉 .
规划师, 2007, (08) :79-82
[8]   山东省城乡社会经济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流动的统筹机制与政策 [J].
戎丽丽 ;
黄保亮 ;
胡继连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4) :74-79
[9]   近十五年国内外城乡互动发展研究述评 [J].
段娟 ;
文余源 ;
鲁奇 .
地理科学进展, 2006, (04) :118-128
[10]   信息化对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影响及对策 [J].
许大明 ;
修春亮 ;
王新越 .
经济地理, 2004, (02) :22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