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控制人、金字塔结构与企业风险承担

被引:13
作者
刘志远
高佳旭
机构
[1] 南开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终极控制人; 金字塔结构; 企业风险承担; 投资者保护; 产权性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F272.3 [经营决策];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1202 ; 120202 ;
摘要
企业承担风险是获得更高投资回报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保证。终极控制人通过金字塔结构控制下层企业并影响其重大决策是一种普遍现象,已有研究针对终极控制人利用金字塔结构进行利益攫取等负面效应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很少涉及其正面效应。针对金字塔结构是否影响终极控制人的风险偏好,进而对企业经营产生积极作用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期更为全面地认识金字塔结构的影响。基于投资组合理论、委托代理理论、资产替代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对终极控制人通过金字塔结构影响上市企业风险承担决策的作用机理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提出财富分散化效应、控制权私利效应、风险转移效应和资源优势效应。利用手工整理的2004年至2013年中国上市企业金字塔结构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检验金字塔结构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以及所有权性质和投资者保护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且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保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上市企业金字塔股权结构的层级越多、结构越复杂,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高。进一步分析发现,金字塔层级和复杂度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正向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明显,但随着企业所在地区投资者保护水平的提高,金字塔层级和复杂度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被削弱。金字塔结构促使终极控制人提高了上市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弱化了大小股东在风险承担方面的利益不一致,从而有利于提升企业价值。研究结论支持金字塔结构对企业风险承担具有正面影响,这对全面认识金字塔结构的利弊提供了新的视角。此外,研究结果丰富了企业风险承担领域的文献,并为相关政策制定者完善监管机制提供一定的借鉴,建议在防范终极控制人可能的隧道挖掘行为的同时,也应充分发挥金字塔结构的积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49 / 163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1]   治理环境,金字塔结构与公司业绩 [J].
甄红线 ;
朱菲菲 ;
迟国泰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7, 37 (08) :1963-1972
[2]   制度能缓解社会冲突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冲击吗? [J].
杨瑞龙 ;
章逸然 ;
杨继东 .
经济研究, 2017, 52 (08) :140-154
[3]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企业风险承担:理论路径与经验证据 [J].
胡国柳 ;
胡珺 .
会计研究, 2017, (05) :40-46+96
[4]   控制链长度与公司高管薪酬契约 [J].
刘慧龙 .
管理世界, 2017, (03) :95-112
[5]   银行贷款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推动还是抑制? [J].
郭瑾 ;
刘志远 ;
彭涛 .
会计研究, 2017, (02) :42-48+96
[6]   政府补贴、异质性与企业风险承担 [J].
毛其淋 ;
许家云 .
经济学(季刊), 2016, 15 (04) :1533-1562
[8]   社会网络与企业风险承担——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张敏 ;
童丽静 ;
许浩然 .
管理世界, 2015, (11) :161-175
[9]   金字塔结构下企业集团的支撑效应——来自中国集团上市公司盈余公告效应的经验研究 [J].
甄红线 ;
杨慧芳 ;
王晓枫 .
会计研究, 2015, (08) :73-79+97
[10]   法律环境、金字塔结构与现金持有价值 [J].
张顺葆 .
投资研究, 2015, 34 (07) :14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