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民事侵权适用惩罚性赔偿原则之探究

被引:75
作者
高利红
余耀军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环境民事侵权; 惩罚性赔偿; 环境权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依据现有的同质赔偿 ,不仅对环境民事侵权受害者的救济严重不足 ,也使得加害者通过理性的利益衡量 ,对侵权采取放任态度。惩罚性赔偿因为具有高于受害人实际损害的赔偿标准和主观故意的主观归责特征 ,既具有补偿的功能 ,还具有制裁和预防的功能。因此 ,对于主观上具有恶意的环境民事侵权案件 ,应该适用惩罚性赔偿。并且 ,对于造成了精神和环境权益损害的 ,也应该给予赔偿 ,这种赔偿因其不可衡量性 ,也显现出惩罚的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环境侵权损害确立的客观基础及事实分类 [J].
欧阳晓安 .
云南环境科学, 2002, (02) :4-6
[2]   环境侵权及其民事赔偿范围研究 [J].
邓建志 ;
陈凌 .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2) :5-8
[3]   论环境权益及其基本权能 [J].
杜群 .
环境保护, 2002, (05) :9-11
[4]   惩罚性赔偿研究 [J].
王利明 .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04) :112-122+206
[6]   关于惩罚性赔偿的一些思考——兼与《民法同质补偿原则新思考》一文作者商榷 [J].
王立峰 .
法学, 2000, (06) :27-28+26
[7]   英美法上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 [J].
崔明峰 ;
欧山 .
河北法学, 2000, (03) :124-127
[8]   美国惩罚性损害赔偿判决在外国的承认与执行 [J].
王微 .
现代法学, 2000, (01) :134-136
[9]   产品责任中的损害与损害赔偿──一个比较研究 [J].
张骐 .
法制与社会发展, 1998, (04) :23-30
[10]   论环境侵权的诉讼时效 [J].
陈泉生 .
环境导报, 1996, (02)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