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基于RS和GIS的赤水河流域植被覆盖度与各地形因子的相关强度研究
被引:70
|作者:
蔡宏
[1
,2
]
何政伟
[2
]
安艳玲
[1
]
邓辉
[2
]
机构:
[1] 贵州大学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喀斯特流域;
植被覆盖度;
地形因子;
数理统计;
相关强度;
D O I:
10.14050/j.cnki.1672-9250.2014.04.003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P931 [地貌学(地形学)];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P237 [测绘遥感技术];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1404 ;
摘要:
以赤水河流域为研究区域,综合运用遥感和GIS技术,用TM遥感影像反演植被覆盖度,用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地形因子并进行子流域的划分与构建;首先借助空间叠加分析,研究了区内植被覆盖度分别随高程、坡度及坡向变化的规律;然后从数理统计的角度分析区内不同植被覆盖度与地形等级因子的相关性,并就相关强度进行排序。研究表明:1、在赤水河流域,中度以上植被覆盖度与坡度、高程与之间,并不是单一的正比关系,其随坡度和高程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小,存在着临界坡度区间和临界高程区间。2、不同植被覆盖度下各地形因子的影响程度明显不同。对各级植被覆盖,坡度和坡向对其的影响都明显高于高程;中度植被覆盖受坡向影响较为显著,但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高坡度的影响越来越显著。该研究对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的评价和改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也为喀斯特地区的植被保护和石漠化防治提供决策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518 / 524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