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设立环保法庭的几点法律思考——实践、质疑、反思与展望

被引:11
作者
杨帆 [1 ]
李建国 [2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
[2]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人民检察院
关键词
环保法庭; 实践; 质疑; 反思; 展望;
D O I
10.16092/j.cnki.1001-618x.2013.11.001
中图分类号
D926.2 [法院]; D922.68 [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030108 ;
摘要
环保法庭自设立至今,一直毁誉并存。文章首先交代了我国环保法庭的实践现状,提出了设立环保法庭的现实意义。不仅从理论、法律与实践三个层面论证了环保法庭的设立基础较为薄弱,又从上述三个层面对环保法庭完整制度的构建提出了建议,包括:加强理论研究、重视能动司法、修改现行法律、采取综合审判、确定管辖权及受案范围、推进公益诉讼、实行专业化审判、发挥调解的作用等。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超前抑或滞后——环保法庭的现实困境及应对 [J].
丁岩林 .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2012, (02) :235-245
[2]   外国环境司法专门化的经验及挑战 [J].
李挚萍 .
法学杂志, 2012, 33 (11) :112-119
[3]   论环保法庭的调解机制 [J].
沈跃东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8 (02) :56-60
[4]   环境权理论之反思与方法论重构 [J].
王社坤 .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4 (01) :34-45
[5]   如何应对中国环境纠纷 [J].
杨朝霞 ;
黄婧 .
环境保护, 2012, (Z1) :66-68
[6]   能动司法创新社会管理的两种类型 [J].
张吉喜 .
法学杂志, 2011, 32(S1) (S1) :43-46
[7]   环境审判专门化的分析与展望——以我国环保法庭模式为切入点 [J].
胡耘通 ;
陈德敏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2 (02) :99-103
[8]   环保法庭“门可罗雀”在诉说什么? [J].
廖万军 .
环境保护, 2011, (09) :20-21
[9]   设置综合知识产权审判庭的理论思考与路径选择 [J].
孙海龙 .
中国审判, 2011, (04) :100-103
[10]   环保法庭的合法性和正当性论证——兼与刘超博士商榷 [J].
黄莎 ;
李广兵 .
法学评论, 2010, 28 (05) :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