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与旧劳动价值论根本对立的理论——兼论马恩为何是旧劳动价值论的反对者

被引:5
作者
鲁品越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经济哲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旧劳动价值论; 社会总体性; 物化的社会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14.2 [劳动、劳动生产率、劳动分工];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的发展,甚至将其当作后者的一个别支,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各种曲解的产生原因之一。实际上,二者是具有本质区别的完全不同的理论。旧劳动价值论仅仅从个人主义的角度来理解劳动是交换价值的来源,其中有的从生产成本角度,认为一切成本归根到底是劳动成本;有的从先天的道义角度,认为劳动理所当然地必须得到交换价值的回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则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之上,它不再把劳动仅仅看成个人的活动,而是看成创造历史的作为总体的"社会劳动",个人劳动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创造着人与人的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作为社会集体生命的结晶的价值实体,通过使用价值载体而形成了人与人之间活生生的物质化的社会关系。于是通过社会总劳动所生产的全社会的产品体系建立了人与人之间的最基本的物化的社会关系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国富论.[M].(英) 斯密 (Smith;A.) ; 著.商务印书馆.2012,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人民出版社.2009,
[3]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英)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著;周洁译;.华夏出版社.2005,
[4]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与现实.[M].顾海良;张雷声著;.人民出版社.2002,
[5]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英)A.斯密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2,
[6]  
哲学的贫困.[M].(德)马克思(K.Marx)著;.人民出版社.1964,
[7]  
政治经济学概论.[M].(法) 萨伊; 著.商务印书馆.1963,
[8]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M].(德)恩格斯(F.Engels)撰;何思敬译;.人民出版社.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