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研发创新与地区生产率——基于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的分析

被引:6
作者
朱娟 [1 ]
李永发 [2 ]
机构
[1] 宿州学院商学院
[2] 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非研发创新; 地区生产率; 空间计量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非研发创新的作用在现有研究中很少涉及,但对于发展中经济体来说,其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基于2006-2015年的地区数据,利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对非研发创新之于中国地区生产率影响的经验研究发现,不同支出用途的非研发创新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吸收能力对地区生产率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甚至超过了研发创新所起到的作用;国外技术引进也起到正向作用,但这种作用不是很大,国内的技术引进与地区生产率变化不相关。从研发创新和非研发创新交乘项估计结果来看,在东、中部地区,研发投入对技术改造促进生产率的增长起到了明显提升作用,但在西部地区,却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此外,研发投入在东部地区加强了技术引进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但在西部地区却由于对技术引进产生了挤出,阻碍了技术引进作用的发挥。对于消化吸收来说,在三个地区,研发投入都加强了消化吸收对地区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因此,对于我国政府来说,要积极重视非研发创新的作用,把对非研发创新活动纳入到政府监测范围内,针对非研发创新活动的支持,要有所侧重,要特别重视技术改造和消化吸收的作用,同时在研发创新投入和非研发创新投入的资金支持政策上,不同地区要采取不同的措施,避免一刀切的做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6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外部知识溢出、研发双重效应与企业创新绩效 [J].
陶锋 ;
张会勤 ;
李红 .
财经问题研究, 2018, (05) :44-51
[2]   东北地区制造业非研发创新对产业绩效的影响 [J].
王旭超 ;
许多 ;
闫永芳 .
中国科技论坛, 2018, (05) :81-87+96
[3]   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影响的门槛效应 [J].
韩先锋 ;
董明放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20 (02) :95-101+116
[4]   国外技术引进与本土创新增长:互补还是替代——基于异质吸收能力的视角 [J].
肖利平 ;
谢丹阳 .
中国工业经济, 2016, (09) :75-92
[5]   非研发创新支出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J].
谢子远 ;
黄文军 .
科研管理, 2015, 36 (10) :1-10
[6]   中国R&D投入与就业结构——基于存量数据的实证研究 [J].
邹洋 ;
谭萱 ;
叶金珍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5, 37 (09) :1-14
[7]   中国R&D结构对生产率影响的比较分析 [J].
蒋殿春 ;
王晓娆 .
南开经济研究, 2015, (02) :59-73
[8]   非研发创新:被忽视的中小企业创新另一面 [J].
郑刚 ;
刘仿 ;
徐峰 ;
彭新敏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4, 35 (01) :140-146
[9]   直辖以来重庆市物质资本存量分产业测算 [J].
陈纪平 .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9 (03) :65-69
[10]   国内研发阻碍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吗? [J].
李宾 .
科学学研究, 2010, 28 (07) :1035-1042+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