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自治地区和非民族自治地区义务教育生均支出分析

被引:7
作者
丁延庆
机构
[1]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北京
关键词
义务教育; 生均教育支出; 民族地区; 非民族地区;
D O I
10.19355/j.cnki.1671-9468.2008.01.016
中图分类号
G521 [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本研究利用2000年全国教育财政基层报表数据,对全国民族自治地区和非民族自治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均支出进行了简要分析。研究发现,民族自治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均教育支出水平低于非民族自治地区;在民族自治地区比较集中的"二片"和"三片"地区,特别是在小学层次,民族自治地区和非民族自治地区的生均支出水平并无明显差距;在初中阶段,两类民族地区的生均支出水平也非本片地区最低的。研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还发现,在义务教育阶段,民族自治地区学校相对于非民族自治地区学校,总支出中来自预算内的比重较大(即民族自治地区的教育支出相对于非民族自治地区来说,更依赖预算内收入,而较少从学生家庭和社区汲取教育资源)。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中国义务教育财政并不满足"财富中立性"或"财政中立性"的原则;但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民族自治地区的生均支出(收入)水平高于非民族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54 / 166+192 +192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中国义务教育资源利用及配置不均衡研究 [J].
曾满超 ;
丁延庆 .
教育与经济, 2005, (02) :34-40
[2]  
State Schooling and Ethnicity in China:The Rise or De- mise of Muhiculturalisam? .2 Gerard A Postiglione. the World Congress of Sociology lgth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