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检察权的“三层级”结构——基于《宪法》与《刑事诉讼法》衔接的考量

被引:11
作者
封安波
机构
[1] 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宪法; 刑事诉讼法; 检察权;
D O I
10.16094/j.cnki.1005-0221.2015.04.002
中图分类号
D926.3 [检察院];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在1982年宪法与刑事诉讼法综合视角下,中国检察权可划分为三层级,即第一层级法律监督、第二层级批准逮捕等和第三层级派员出庭行使公诉权等,分别构成略高于、等于、略低于法院审判权的权力位阶,这与西方国家检察权制度有很大的不同。检察权"三层级"结构以宪法和刑事诉讼法为法律依据,是不可能修改的。就完善刑事司法检察权而言,当下较为现实的做法有两种:一是以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修法"方式,强化侦查起诉阶段的律师辩护权,以"诉讼构造"贯穿刑事诉讼各个阶段;二是以刑事诉讼法理的"释法"方式,参照大陆法系检察权理念,解释、践行我国刑事司法的检察权职能。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30+176 +176-17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俄罗斯联邦检察院组织法 [J].
赵路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0, (05) :112-127
[2]   检察的内涵及其启示 [J].
朱孝清 .
法学研究, 2010, 32 (02) :123-135
[3]   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 [J].
朱孝清 .
中国法学, 2008, (05) :13-16
[4]   人民检察院的检察与法律监督 [J].
傅宽芝 .
人民检察, 2008, (17) :11-14
[5]   中国检察制度的几个问题 [J].
朱孝清 .
中国法学, 2007, (02) :108-131
[6]   检察机关性质的宪法文本分析 [J].
韩大元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5, (03) :8-12
[7]   我国检察权的反思与重构——以公诉权为核心的分析 [J].
陈卫东 .
法学研究, 2002, (02) :3-19
[8]   司法权的性质——以刑事司法为范例的分析 [J].
陈瑞华 .
法学研究, 2000, (05) :30-58
[9]   论批捕权与司法公正 [J].
郝银钟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8, (06) :67-71
[10]   检察官该不该起立——对庭审仪式的一种思考 [J].
龙宗智 .
法学, 1997, (03) :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