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染色体的Ag-NORs和Giemsa C带的研究

被引:15
|
作者
张赞平
李懋学
袁甲正
机构
[1] 河南豫西农业专科学校
[2] 北京大学生物系
[3] 青海师范大学生物系 洛阳
[4] 北京
[5] 西宁
关键词
牡丹; 银染核仁组成区; C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首次报道了紫斑牡丹和栽培牡丹5个重要品种的Ag-NORs和Giemsa C带带型。所有材料的核型组成均为2n=2x=10=6m+2sm+2st。多数材料具6个Ag-NORs,但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位点不同。C带的差别主要表现在第1、2、3对染色体上。以上两种核学特征,具有品种的特异性。分带所显示的端(T)带和Ag-NORs的数目及分布基本一致。牡丹染色体的端带,本质上是N带;常规染色所显示的所谓随体,实际上是瑞部核仁组成区(NORs)。此外,对牡丹的细胞学研究技术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6+201 +201-20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Marker A. Hereditas . 1974
  • [2] Medina F J,Risueno M C. Chromosoma . 1983
  • [3] Roy S C. Cytologia . 1978
  • [4] Stern F C.Proc Linn. Soci London . 1944
  • [5] Dark S O S. Jour Genet . 1936
  • [6] Okado H,Tamura M. The Journal of Japanese Botany . 1979
  • [7] Stebbins G L. Genetics . 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