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中伦理失范的思考

被引:77
作者
靖鸣
娄翠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伦理失范; 新闻偏见; “信息茧房”;
D O I
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01.002
中图分类号
G210.7 [新闻工作自动化、网络化];
学科分类号
050301 ;
摘要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新闻传播领域,为传媒业带来巨大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传播伦理失范现象。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伦理失范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新闻偏见、新闻失衡难以被发现和控制;二是媒介的舆论监督作用被削弱;三是公众的信息安全和著作权得不到基本保障;四是智能推荐易使受众深陷"信息茧房",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文章从传播学角度探究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伦理失范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自主性技术.[M].(美) 温纳 (Winner;L.) ;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  
媒介载道.[M].郑根成; 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3]   自媒体时代的传媒伦理建设 [J].
陈晓东 ;
朱金玉 .
新闻研究导刊, 2017, 8 (17) :34-35
[4]   算法推送:信息私人定制的“个性化”圈套 [J].
郝雨 ;
李林霞 .
新闻记者, 2017, (02) :35-39
[5]   人工智能时代,媒体如何创新转型——“人工智能与媒体未来”研讨会综述 [J].
何慧媛 ;
贺俊浩 .
中国记者, 2017, (02) :47-48
[6]   机器人新闻:原理、风险和影响 [J].
邓建国 .
新闻记者, 2016, (09)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