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建设的范式转换与实践路径——基于社区能力构建的视角

被引:7
作者
刘宝
机构
[1]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农村社区; 社区能力; 范式转换; 社区意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6 [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我国农村社区建设习惯于政府主导下的资源推动,更多地强调外源式发展,忽略了社区内部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农村社区建设的范式进行重新思考,着眼于农村社区内生式能力的构建,实现从外源到内生、从资源到能力、从政府主导到社区自治的根本转换。我国农村社区能力的构建,在逻辑上,可以从能力基础、能力主体、能力结构等三个方面着手:通过培育社区意识、培植社会资本,夯实农村社区能力构建的基础;提升社区农民、社区精英和社区组织等三类主体的能力;培养社区在资源获取、问题解决、服务提供和方案规划等方面的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79 / 1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建构认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社区意识的生长 [J].
卢璐 ;
许远旺 .
学习与实践, 2012, (04) :90-94
[2]   社会动员视角下的农村社区能力建设 [J].
袁小平 ;
熊茜 .
山东社会科学, 2011, (11) :26-30
[3]   对新农村建设中少数民族社区发展的思考 [J].
钱宁 .
河北学刊, 2009, 29 (01) :138-141+144
[4]   论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J].
文军 ;
黄锐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8, 37 (06) :74-78
[5]   内生式发展模式研究综述 [J].
张环宙 ;
黄超超 ;
周永广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02) :61-68
[6]   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 [J].
李成贵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4, (05) :57-66
[7]  
黄河边的中国[M]. 上海文艺出版社 , 曹锦清著, 2000
[8]  
More than bricks and sticks: Five components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capacity[J] . Norman J. Glickman,Lisa J. Servon.Housing Policy Debate . 1998 (3)
[9]   Using empowerment theory in collaborative partnerships for community health and development [J].
Fawcett, SB ;
PaineAndrews, A ;
Francisco, VT ;
Schultz, JA ;
Richter, KP ;
Lewis, RK ;
Williams, EL ;
Harris, KJ ;
Berkley, JY ;
Fisher, JL ;
Lopez, CM .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995, 23 (05) :677-697
[10]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Development .2 United Nations. . 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