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模式效率比较与我国融资模式的选择

被引:2
|
作者
王佩艳
耿强
汪建
机构
[1] 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经济系
关键词
融资模式; 企业; 经济模式; 企业管理; 关系型融资; 金融机构; 银行; 证券市场; 退出成本;
D O I
10.16529/j.cnki.11-4613/f.2000.07.002
中图分类号
F832.1 [金融、银行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从保持距离型融资模式与关系型融资模式的内在效率分析,在不同的法律制度和市场环境下,两种融资模式都具有其经济合理性;从世界融资模式的发展趋势来看,两者有相互融合的趋势;金融体制或银行系统的脆弱性并不是关系型融资模式的必然结果,而是其他因素扭曲了该模式的激励机制进而影响了其效率的结果。本文指出,由于通过市场获得信息的成本较高,信息租金较少以及资本市场的缺陷使退出成本较高。因此,现阶段我国企业的融资模式应采取过渡模式,即间接融资为主并逐渐减少,直接融资为辅并大力发展的过渡模式;目标模式应符合世界融资模式的趋势,是融两种融资方式于一体的有中国特色的融资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