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离与重塑:当代中国财富观构建路向的思考——基于马克思财富观的视角

被引:3
作者
张艳玲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当代中国; 马克思财富观; 美好生活; 创新劳动; 公平;
D O I
10.14178/j.cnki.issn1007-2101.20201104.001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091.91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60207 ; 020102 ;
摘要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社会财富增长奇迹,同时人们的财富观也发生了极大转变及某种程度上的偏离。鉴于财富观之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对于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的中国,有必要基于马克思财富观的视角,厘清财富内涵、生成和分配方面问题的"理论原点"。当下中国社会财富内涵单纯是"物的积累",生产过分依靠"资本的催动"、分配倾向以"效率"为主导,偏离"时代叙事"。洞察当下社会财富发展的内在机理,当代中国社会财富的内涵应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应坚持依靠"人民群众的劳动",分配应倾向以"公平"为基准的"历史趋向"。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国民收入分配与居民收入差距研究.[M].李实.人民出版社.2019,
[2]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人民出版社.2019,
[3]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习近平.人民出版社.2017,
[4]  
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M].习近平.人民出版社.2015,
[5]  
观念的冒险.[M].(美) 怀特海; 著.人民出版社.2011,
[6]  
进步的观念.[M].(英)约翰·伯瑞著;范祥涛译;.上海三联书店.2005,
[7]  
资本主义文明化?.[M].(德)玛利昂·格莱芬·登霍夫(MarionGrafinDonhoff)著;赵强;孙宁译;.新华出版社.2000,
[8]  
有闲阶级论.[M].(美)凡勃伦(ThorsteinVeblen)著;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
[9]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 [J].
胡芳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06) :9-20
[10]  
从居民收支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就.[N].方晓丹;.人民日报.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