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投资者的处置效应检验和参考价格选择

被引:15
作者
任德平 [1 ,2 ]
龚旭 [3 ,2 ]
文凤华 [3 ]
杨晓光 [2 ,4 ]
机构
[1]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 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3] 中南大学商学院
[4]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处置效应; 资本利得突出量; 参考价格; 量价关系;
D O 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3.03.009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1201 ; 020204 ;
摘要
处置效应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投资者非理性行为。本文在线性量价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引入Grinblatt和Han提出的资本利得突出量来检验中国股票投资者整体上是否存在处置效应。然后,使用新提出的6个参考价格与以往对股票市场研究中主要使用的两个参考价格(股票过去260周内加权平均价和过去52周内最高价)相比较,寻找更加适合处置效应研究的参考价格;同时,在选择不同的参考价格下,进一步检验投资者是否存在处置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票投资者整体上存在处置效应;并且在处置效应的研究中,新提出的参考价格——股票5周加权移动平均价明显优于以往学者提出的参考价格。因此,研究整个股票市场中投资者的处置效应时,使用该价格作为参考价格更加合理。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偏差与止损策略——处置效应、参考价格角度的实证研究 [J].
池丽旭 ;
庄新田 .
管理科学学报, 2011, 14 (10) :54-66
[2]   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与QFII“处置效应”比较——基于“买卖周期时间”统计量视角的实证研究 [J].
李学峰 ;
何林泽 ;
沈宁 .
证券市场导报, 2010, (09) :71-77
[3]   中国证券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实证研究 [J].
史永东 ;
李竹薇 ;
陈炜 .
金融研究, 2009, (11) :129-142
[4]   基于IPO交易量对我国投资者处置效应的研究 [J].
池丽旭 ;
庄新田 ;
王健 .
管理学报, 2008, (01) :118-122+143
[5]   过度自信、后悔厌恶对收益率分布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J].
文凤华 ;
黄德龙 ;
兰秋军 ;
杨晓光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7, (07) :10-18
[6]   什么影响着投资者选择卖出或继续持有? [J].
何基报 ;
鲁直 .
管理科学学报, 2006, (06) :53-63
[7]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处置效应”行为研究 [J].
赵彦志 ;
王庆石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6) :55-63
[8]   中国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处置效应”的实证研究 [J].
李新路 ;
张文修 .
当代经济科学, 2005, (05) :76-80+111
[9]   中国股市“处置效应”的实证分析 [J].
赵学军 ;
王永宏 .
金融研究, 2001, (07) :92-97
[10]   Reference-Point Formation and Updating [J].
Baucells, Manel ;
Weber, Martin ;
Welfens, Frank .
MANAGEMENT SCIENCE, 2011, 57 (03) :506-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