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疲劳、储备渠道与中国政府债务上限的测算

被引:32
作者
唐文进
苏帆
彭元文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财政疲劳; 财政反应函数; 储备渠道; 政府债务可持续性;
D O I
10.16538/j.cnki.jfe.2014.10.011
中图分类号
F812.5 [国家公债、债券、外债];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摘要
文章首次将居民储蓄存款引入财政反应函数,提出了政府财政调整的"储备渠道",并测算了现阶段我国政府债务的上限,最后基于前瞻性的情景模拟法分析了我国政府债务及其上限在2013-2030年的变动趋势。研究发现:(1)我国财政运行中确实存在"财政疲劳"现象以及对财政调整产生负向影响的"储备渠道";(2)我国政府债务率的上限为0.848,足够大的债务空间保证了当前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3)情景模拟分析表明,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是我国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重要风险源,而居民储蓄存款的释放则能够抵御利率市场化的不利影响,但单纯依靠居民储蓄存款的释放不足以完全对冲正利差环境下过渡期的潜在风险,政府仍需要主动采取措施来提高承债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31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我国政府债务风险的前瞻性研究 [J].
王亚芬 .
宏观经济研究, 2013, (12) :47-52
[2]   中国财政可持续性研究——基于财政缺口的视角 [J].
姚东旻 ;
王东平 ;
陈珏宇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3, (05) :6-13
[3]  
中国财政可持续性与政府最优融资策略——基于1978~2009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 杨宇,沈坤荣.制度经济学研究. 2011(01)
[4]   我国财政可持续性的实证研究——基于1952~2006年数据的时间序列分析 [J].
周茂荣 ;
骆传朋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11) :47-55
[5]   非线性财政政策效应下财政赤字可持续性研究 [J].
李美洲 ;
韩兆洲 .
统计研究, 2007, (04) :51-57
[6]   我国的财政赤字“过大”吗? [J].
郭庆旺 ;
吕冰洋 ;
何乘才 .
财贸经济, 2003, (08) :37-41+53
[7]  
On the Limitations of Government Borrowing: A Framework for Empirical Testing[J] . James D. Hamilton,Marjorie A. Flavi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8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