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

被引:21
|
作者
何海洲 [1 ]
李伯英 [2 ]
机构
[1] 都江堰市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2] 都江堰市中医医院内科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养阴活血通痹汤; 滋补肝肾; 祛风除湿;
D O I
10.13463/j.cnki.jlzyy.2017.05.014
中图分类号
R593.22 [类风湿性关节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将93例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予奥沙普秦肠溶片联合甲氨喋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阴活血通痹汤加减,主要药物:生地黄、当归、白芍、骨碎补、仙茅、全蝎、雷公藤、清风藤、甘草等。2组均以3个月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6%,对照组总有效率82.6%,2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的疼痛(VAS)评分、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均显著降低,晨僵时间明显缩短,双手握力增加,DAS28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ESR、CR、RF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1%,对照组为34.8%,2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主要机制可能是中西医结合治疗RA本身可优势互补,同时与中医药针对其虚损这一病理特点从养阴补元入手,早期介入,标本同治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77 / 48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中药保护关节软骨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张磊
    王朝旭
    吴沅皞
    刘维
    [J]. 天津中医药, 2016, 33 (05) : 316 - 320
  • [2] 中国科学家揭示类风湿关节炎病理新机制
    金莉萍
    吕群燕
    [J]. 中国科学基金, 2015, 29 (06) : 448 - 448
  • [3] 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及中医病因病机研究概述
    成满福
    刘晓艳
    [J]. 吉林中医药, 2015, 35 (11) : 1182 - 1184
  • [4] 孙维峰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师晓毅
    接力刚
    孙维峰
    [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 31 (05) : 952 - 954
  • [5] 补肾祛寒治尪汤联合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肾虚寒盛证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J]. 王建明,陶庆文,张英泽,徐愿,阎小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05)
  • [6] 补肾中药抗骨质疏松机理研究进展
    宋芳婷
    李冬梅
    [J]. 黑龙江中医药, 2013, 42 (01) : 55 - 56
  • [7] 雷公藤内酯醇对RA滑膜新生血管翳中bFGF抑制机理的研究
    陈如平
    王伟东
    肖鲁伟
    王昌兴
    [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2, 30 (08) : 1763 - 1765
  • [8] 雷公藤多苷和白芍总苷药理及毒理作用的比较
    李敬敏
    王丽
    [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2, 12 (05) : 631 - 632
  • [9] 全蝎、蜈蚣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大鼠小肠黏膜IL-2、IL-4、IL-10表达及关节损伤的影响[J]. 赵海梅,左志琴,程绍民,王艳辉,吕爱平,刘端勇.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01)
  • [10] 麻黄加术汤对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作用机制的研究
    徐琦
    尹抗抗
    谭达全
    邓冰湘
    [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31 (05) : 13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