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8 条
汉江上游安康东段全新世古洪水沉积学与水文学研究
被引:11
|作者:

许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黄春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庞奖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查小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周亚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周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汉江上游;
古洪水;
万年尺度;
全新世;
滞流沉积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1 [河流];
P531 [古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沿汉江上游河谷深入的考察,在安康东段发现了典型的古洪水滞流沉积剖面.通过采集样品、实验分析,确定它们是古洪水在高水位滞流环境当中的悬移质沉积物.根据地层对比、OSL测年和相关文化层年代,确定它们分别记录了发生在BL+AL与YD事件转折阶段(12500 a B.P.)的古洪水事件和发生在1000-900 a B.P.(1000-1100AD),即北宋后期的洪水事件.根据古洪水SWD的高程恢复其洪峰水位,结合相关参数,利用面积比降法计算恢复流量.结果表明在万年尺度,汉江上游古洪水洪峰流量介于35970~47400 m3/s之间.同时,利用2010年大洪水洪痕恢复计算洪峰流量,对古洪水洪峰流量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进而结合历史洪水和观测洪水数据,获得了汉江上游万年尺度洪水洪峰流量与频率关系.这为汉江上游的水利水电和交通工程建设以及沿岸城镇防洪减灾提供了基础性数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45 / 45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 [1] 黄河流域关中盆地史前大洪水研究——以周原漆水河谷地为例[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1, 41 (11) : 1658 - 1669黄春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庞奖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查小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周亚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 [2] 汉江上游谷地全新世风成黄土及其成壤改造特征[J]. 地理学报, 2011, 66 (11) : 1562 - 1573庞奖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黄春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周亚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查小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王朝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 [3] 黄河壶口段全新世古洪水事件及其水文学研究[J]. 地理学报, 2010, 65 (11) : 1371 - 1380李晓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黄春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庞奖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查小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郝高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葛本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 [4] 龙山文化末期泾河特大洪水事件光释光测年研究[J]. 第四纪研究, 2010, 30 (02) : 422 - 429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黄春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周亚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庞奖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查小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 [5] 渭河宝鸡峡全新世特大洪水水文学研究[J]. 第四纪研究, 2010, 30 (02) : 430 - 440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黄春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庞奖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查小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 [6] 哈尼泥炭δ18O记录的过去14000年温度演变[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05) : 626 - 637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丛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Yasuyuki Shibata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Division,National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al Studies,Onogawa -,Tsukuba,Ibaraki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冷雪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7] 汉江安康流域洪水规律分析及水库对安康城区的防洪作用[J]. 陕西电力, 2007, (10) : 37 - 40李幼木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省电力公司
- [8] 论北宋开封地区的气候变迁及其特点[J]. 史学月刊, 2007, (01) : 98 - 108张全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9] 神农架大九湖15.753kaB.P.以来的孢粉记录和环境演变[J]. 第四纪研究, 2006, (05) : 814 - 826朱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马春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张文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究所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郑朝贵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滁州学院地理系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克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陈惠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 [10] 贵州荔波地区2000年来石笋高分辨率的气候记录[J]. 沉积学报, 2006, (03) : 339 - 348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林玉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岩溶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覃嘉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岩溶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朱晓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岩溶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冉景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贵州荔波茂兰喀斯特国家自然保护管理局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杨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岩溶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陈会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贵州荔波茂兰喀斯特国家自然保护管理局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Edwards R L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地质与地球物理系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