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什么”再探——基于方法论向度的考察

被引:1
|
作者
左亚文 [1 ,2 ]
刘争明 [1 ]
机构
[1]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哲学; 定义; 再认识; 终极向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01 [哲学基本问题];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哲学是什么"是哲学的前提性之问,我们不可能企求一劳永逸地对其做出一个完美无缺的解答,但却可以从方法论向度对之研究的特定领域进行界定。从无限的终极维度研索宇宙人生,乃是哲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基本视域之所在。但是,近现代哲学对"形而上学"终极本体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批判和解构,致使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式微和衰落的状态。海德格尔从主体人即"此在"出发,通过"此在"对"在"的去蔽和揭示,使"在"之本体得以澄明和敞开,从而确立了一个"此在"与"在"同源共生的一体化体系。马克思则以"现实的人"为起点,通过批判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构建了一个基于实践的主客体相统一的"新唯物主义",从而为破解终极的本体之谜提供了新的通途。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人类知识原理[M]. 商务印书馆 , (英) 贝克莱, 2010
  • [2] 哲学问题[M]. 商务印书馆 , (英)罗素著, 2007
  • [3] 人,诗意地安居[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德)海德格尔著, 2000
  • [4]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李秀林等 主编, 1995
  • [5] 存在与时间[M]. 三联书店[德]海德格尔(Heiderger, 1987
  • [6]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 商务印书馆 ,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 1982
  • [7] 人性论[M]. 商务印书馆 , (英) 休谟 (Hume, 1980
  •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1979
  • [9]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 人民出版社 , 恩格斯著, 1972
  • [10] 人类理解研究[M]. 商务印书馆 , (英) 休谟 (Hume, 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