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的剥夺——论教育如何面对个体人的膨胀与公共人的衰落

被引:15
作者
高德胜 [1 ,2 ]
机构
[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解放; 剥夺; 个体人; 公共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现代人享受着加速的"解放",不但摆脱了物质匮乏的束缚,也抖落了家庭、政治与公共生活、道德和人情等的"阻碍和负担"。但这加速的"解放"造就的是有三副面孔,即"消费者"、"自恋者"、"旁观者"的"个体人",而作为"公共人"的人之维度则快速萎缩,"解放"成了剥夺方式。面对现代人的这种境遇,现实的教育实际上起着助推的作用,也在制造贪婪、自恋、冷漠的个体人。但教育作为超越性的人类活动,不能只是顺流而下,而要适当"逆流而上",给这加速的"解放"以适当的拉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道德教育的时代遭遇.[M].高德胜; 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  
公共人的衰落.[M].(美) 桑内特 (Sennett;R.) ;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3]  
美国精神的封闭.[M].(美) 布卢姆 (Bloom;A.) ; 著.译林出版社.2007,
[4]  
从信息到转化.[M].(美) 哈特; 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  
寻找政治.[M].(英)齐格蒙·鲍曼(ZygmuntBaunam)著;洪涛;周顺;郭台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6]  
肉体与石头.[M].(美)理查德·桑内特(RichardSennett)著;黄煜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7]  
大众的反叛.[M].(西)奥尔特加·加塞特著;刘训练;佟德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8]  
文化与价值.[M].张岱年著;.新华出版社.2004,
[9]  
一生的学习.[M].(印)克里希那穆提(JidduKrishnamurti)著;张南星译;.群言出版社.2004,
[10]  
流动的现代性.[M].(英)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Bauman)著;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