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增值评价方法的比较与应用

被引:24
作者
王小青
机构
[1]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教育增值; 增值评价; 大学影响; 纵向评估法; 横向评估法; 大学生成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0 [高等教育理论];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政府、学生及家长等利益相关者对于高校办学绩效的问责意识越来越强烈,高校不得不通过评估的方式呈现"成绩单"作为证据。奥斯汀的"教育增值"理念提出,大学的影响模式有:平等主义模式、精英主义模式和治疗模式。高等教育增值评价方法根据信息来源不同可以分为:直接增值估算法和间接增值估算法。按照测评学生是否为同一批可以分为:横向评价法和纵向评价法。测评的数据分析方法也不同。直接增值估算法和间接增值估算法各有优缺点,比较理想的处理方式是两种测评方法互相补充。对于同一组学生的测评,纵向评价法能够控制可能影响增值的输入变量,可以更好地解释增值。完善的方案是对进入大学和未进入大学的青年群体进行比较,准确地评估大学对于学生发展的作用。在中国,增值评价方法需要加强对直接增值估算法的测评工具的研究,还需要考虑周期性、质性研究法、公平等因素,从而更有效力、更真实地解释大学给学生带来的教育增值。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71+116 +11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大学生满意度调查能告诉我们什么 [J].
黄雨恒 ;
郭菲 ;
史静寰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6, 14 (04) :139-154+189
[2]   大学生学业成就增值效应研究 [J].
鲍威 .
江苏高教, 2015, (01) :65-69
[3]   “高等教育学习结果评价”概述 [J].
周海涛 ;
景安磊 .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4, 30 (01) :67-71+78+107
[4]   增值评价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理论与方法述评 [J].
李湘萍 ;
周作宇 ;
梁显平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3, 34 (04) :40-45
[5]   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习参与差异的研究——基于南京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问卷调查 [J].
龚放 ;
吕林海 .
高等教育研究, 2012, (09) :90-100
[6]   我国大学生学情状态与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 [J].
史秋衡 ;
郭建鹏 .
教育研究, 2012, 33 (02) :109-121
[7]   美国大学生学习评估工具分析和比较 [J].
李湘萍 ;
马娜 ;
梁显平 .
现代大学教育, 2012, (01) :30-35+112
[10]   增值性评价的回顾与前瞻 [J].
辛涛 ;
张文静 ;
李雪燕 .
中国教育学刊, 2009, (04) :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