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再认识——基于增长收敛微观机制的分析

被引:66
|
作者
赵伟
马瑞永
机构
[1]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收敛性; 微观因素; 微观机制; 收敛速度;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05.11.003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探讨了经济增长收敛的微观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三个微观机制,分别为资本收敛机制、技术收敛机制以及劳动生产率收敛机制。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1978~2002年间,唯有技术收敛机制较好地发挥了作用,表现出了显著的收敛性;劳动生产率机制与资本收敛机制只在1978~1989年间发挥了收敛作用,而在1989~2002年间起了发散的作用,但资本收敛机制统计检验上不太显著。同时,资本收敛机制和劳动生产率收敛机制均表现出了“俱乐部收敛”特征。尽管中国经济局部阶段出现了发散性,但总体仍表现出了一定的收敛性,收敛的主要原因是区际间的贸易和投资以及技术交流促使技术收敛机制充分发挥了作用。由于微观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而经济增长的实际收敛速度较慢,并且要低于理论的预测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2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发展经济学[M]. 人民出版社 , 谭崇台 编著, 1985
  • [2] Technological Diffusion, Convergence, and Growth[J] . Robert J. Barro,Xavier Sala-i-Martin.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 1997 (1)
  • [3] A model for technical inefficiency effects in a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for panel data[J] . G. E. Battese,T. J. Coelli.Empirical Economics . 1995 (2)
  • [4]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s, 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panel data: With application to paddy farmers in India[J] . G. E. Battese,T. J. Coelli.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 . 199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