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失公平制度的动态体系论

被引:7
作者
蔡睿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关键词
显失公平; 动态体系; 内在原理; 互动;
D O I
10.19350/j.cnki.fzsh.2021.06.005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民法典》赋予显失公平制度新的内涵,使其发挥维护合同公平的一般衡平条款的功能,故需对其适用方法作新的思考。动态体系具有的动态性、评价性、体系性特征,既能增大显失公平制度的适用弹性,又能为法官的自由裁量划定界限。考虑到我国法上显失公平制度的特点,引入动态体系思想是解决传统法律适用模式困境的一条可行路径。显失公平制度体现了交换正义、合同自由、诚实信用三大原理,三者共同作用形成其内在体系,通过对原理满足度的层次性把握并运用比较句式可以展现其内在原理的动态图像,各个原理的动态性又产生原理之间的协动关系。对于案件的裁判而言,原理之间协动产生的整体图像至关重要。通过基础评价和示例性规范的引入,能为显失公平制度动态体系下的案件裁断提供一定指引。同时,原理的互动亦存在边界,单一原理并不能证成合同显失公平。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66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2]   民法基本原则的意义脉络 [J].
易军 .
法学研究, 2018, 40 (06) :53-71
[3]   显失公平规定的解释论构造——基于相关裁判经验的实证考察 [J].
武腾 .
法学, 2018, (01) :124-140
[5]   中国法中的不公平合同条款规制 [J].
韩世远 .
财经法学, 2017, (04) :17-32
[6]   重大误解解释论纲 [J].
韩世远 .
中外法学, 2017, 29 (03) :667-684
[7]   被误解和被高估的动态体系论 [J].
解亘 ;
班天可 .
法学研究, 2017, 39 (02) :41-57
[8]   《合同法》第54条第1款第2项(显失公平制度)评注 [J].
贺剑 .
法学家, 2017, (01) :155-174+180
[9]   论正义:来自柏拉图、罗尔斯和石黑一雄的启示 [J].
南茜弗雷泽 ;
王雪乔 ;
欧阳英 .
国外理论动态, 2012, (11) :35-40
[10]   客观诚信与主观诚信的对立统一问题——以罗马法为中心 [J].
徐国栋 .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06) :97-113+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