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意志、发展战略与市场制度的演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轨迹及展望

被引:5
作者
刘庆岩
孙早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地方政府行为; 企业家意愿; 地区经济发展;
D O I
10.16538/j.cnki.jfe.2009.03.013
中图分类号
F123 [国民经济计划及其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文章通过地区产业结构、地方政府行为及企业家创新意愿三个变量刻画了作为国家意志体现的经济发展战略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分析了发展战略作用于地区经济发展绩效的传导渠道。分析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通过国家动用东部市场化(新增部门)创造的财富持续补贴西部现行体制(存量部门)的方式取得的,最终引发了地区发展中的"体制补贴"矛盾。其政策含义是:新的发展战略应避免以牺牲(抑制)地区市场制度的演进为代价来换取西部快速发展,应在满足国家战略性需求与增强西部可持续发展潜力之间寻求一个恰当的平衡点。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10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基于“资源诅咒”假说的实证分析 [J].
邵帅 ;
齐中英 .
经济研究, 2008, (04) :147-160
[2]   中国地区增长不平衡与所有制改革 [J].
陈玉宇 ;
黄国华 .
经济科学, 2006, (01) :5-19
[3]   声誉约束、国家强制与企业的交易行为 [J].
孙早 ;
刘靠柱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5, (04) :37-45
[4]   “过渡性杂种”: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及制度转型 [J].
樊纲 ;
陈瑜 .
经济学(季刊), 2005, (03) :937-952
[5]   中国地区差距演变及其结构分解 [J].
范剑勇 ;
朱国林 .
管理世界, 2002, (07) :37-44
[6]   西部发展中的政府意志与市场制度变迁 [J].
孙早 .
战略与管理, 2001, (06) :12-20
[7]   市场化进程中的低效率竞争——以棉纺织行业为例 [J].
江小涓 .
经济研究, 1998, (03) :42-51+77
[8]  
为什么中国经济改革取得了成功:对其他改革中经济的含义[J]. 林毅夫,蔡昉,李周.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1995(04)
[9]  
企业成长理论[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英) 彭罗斯 (Penrose, 2007
[10]  
经济通史[M]. 上海三联书店 , (法) 韦伯,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