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本质规定与策略选择

被引:102
|
作者
张露 [1 ,2 ]
罗必良 [3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博士后流动站
[3] 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农业高质量发展; 目标转换; 行为诱导; 组织拓展;
D O I
10.16240/j.cnki.1002-3976.2020.05.012
中图分类号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将农业的重要性概括为产品、市场、要素与外汇四大主要贡献,但随着现代经济发展与需求结构的转变,农业的发展使命将进一步拓展至生态、康养、人文与社会四大功能。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内涵在于保产(提升土地生产率)、高效(增加劳动生产率)、减量(保护资源环境)和增收(拓宽农业功能)。为此,从农业生产的经济学转向农业功能的经济学,从"为增长而增长"转向"为福利而转型",必须重构"目标—行为—组织"的农业高质量发展逻辑,实现从产品生产到生态经济福利的目标性转换、从分权激励到交易制度安排的行为性诱导、从农户独立经营到卷入分工经济的组织性拓展。基本的策略是,通过强化功能定位,走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道路;通过靶向行为激励,走因"人"制宜的农业发展道路;通过深化农业分工,走因"事"制宜的农业发展道路。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