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智能化程度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92
作者
李健旋 [1 ,2 ]
机构
[1]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
关键词
制造业; 智能化; 评价;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1 ;
摘要
本文从智能技术、智能应用和智能效益三个层面构建了中国制造业智能化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各省级单位2001—2016年面板数据为样本,以熵权法作为衡量方法,评价了中国制造业智能化程度和省际制造业智能化差异;从内源和外源等视角出发分析了中国制造业智能化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中国制造业智能化水平呈现出逐年递升态势,智能应用水平超越智能技术和智能效益水平,是中国制造业智能化的发展特色,也是中国制造业智能化程度持续提升的动力;(2)中国制造业智能化水平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无论制造业智能化指数还是其分指标指数,东部地区均处于明显的领先地位;(3)从总体来看,技术研发、成本压力和人力资本是促进制造业智能化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54 / 16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China's Opening up after 40 Years: Standing at a Historic Turning Point [J].
Ju, Jiandong ;
Yu, Xinding .
CHINA & WORLD ECONOMY, 2018, 26 (02) :23-49
[2]  
A Cyber-Physical Systems architecture for Industry 4.0-based manufacturing systems.[J].Jay Lee;Behrad Bagheri;Hung-An Kao.Manufacturing Letters.2015,
[3]  
Digitalization and intelligentizatio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J].Ji Zhou.Advances in Manufacturing.2013, 1
[4]  
智能制造创新与转型之路.[M].张礼立.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978-7-111-57080-6
[5]   中国制造业40年:智能化进程与展望 [J].
李廉水 ;
石喜爱 ;
刘军 .
中国软科学, 2019, (01) :1-9+30
[6]   多重异质性与经济演化关系的系统化研究 [J].
孟祥宁 ;
张林 .
南方经济, 2018, (03) :68-83
[7]   中国新型城镇化水平及动力因素测度研究 [J].
熊湘辉 ;
徐璋勇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8, 35 (02) :44-63
[8]   智能工业化:工业化发展范式研究的新视角 [J].
韩江波 .
经济学家, 2017, (10) :21-30
[9]   中国环境规制工具的节能减排效果研究 [J].
黄清煌 ;
高明 .
科研管理, 2016, 37 (06) :19-27
[10]   智能制造:新一轮工业革命的主攻方向 [J].
王喜文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5, (19) :68-7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