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视角下的“人工智能+新工科”发展模式和路径研究

被引:156
作者
许涛
严骊
殷俊峰
周斌
机构
[1] 同济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新工科; 创新创业教育; 复旦共识; 天大行动; 北京指南; 模式和路径;
D O I
10.15881/j.cnki.cn33-1304/g4.2018.01.008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和"双一流"建设的推进,建设工程教育强国、培养创新创业型卓越工程技术人才,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机构新的使命和价值追求。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造能力、领导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等,有助于学生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全球化创新经济时代生存、发展并取得竞争优势。然而,当前与创新创业思维、态度、技能和知识相关的内容,尚未体现在我国工程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中。鉴于此,从"人工智能+新工科"建设的本质和内涵出发,借鉴欧美高校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工程教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从界定"人工智能+新工科"建设中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入手,并分析在"人工智能+新工科"建设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方式及其重要性,提出应把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作为人工智能时代"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标准和尺度,以培养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创新创业者、企业家或商业领袖等人才。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国际高等教育领域创新创业教育的生态系统模型和要素研究——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例 [J].
许涛 ;
严骊 .
远程教育杂志, 2017, 35 (04) :15-29
[2]   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 [J].
钟登华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 (03) :1-6
[3]   因时而动 返本开新 建设发展新工科——在工科优势高校新工科建设研讨会上的讲话 [J].
张大良 .
中国大学教学, 2017, (04) :4-9
[4]   面向工程类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意义与路径探析 [J].
阮俊华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6, (05) :44-48+60
[6]   创业教育与工程教育的融合——美国欧林工学院教育模式探析 [J].
徐小洲 ;
臧玲玲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 (01) :103-107
[7]   美国斯坦福大学技术创业计划探析 [J].
李正 ;
钟小彬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 (03) :106-114
[8]  
在新工科的“无人区”如何继续一路风行[N]. 包信和.文汇报. 2017 (006)
[9]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原则[N]. 莫诗浦.光明日报. 2016 (006)
[10]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ograms: Challenges and Approaches[J] . Nathalie Duval‐Couetil.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 201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