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

被引:80
作者
刘波 [1 ,2 ]
龙如银 [2 ]
朱传耿 [3 ]
孙小祥 [1 ]
潘坤友 [4 ]
机构
[1] 盐城师范学院江苏沿海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3] 南京体育学院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4] 盐城工学院管理学院
关键词
海洋经济; 高质量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耦合协调度; 核密度估计; 科技创新; 绿色发展; 港口腹地;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20.08.013
中图分类号
P74 [海洋资源与开发];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824 ; 0202 ; 020202 ;
摘要
基于"新发展理念",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维度构建江苏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苏省2000—2016年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进行赋权分析;运用线性加权模型测算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核密度方法研究江苏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动态演化规律。结果表明:①江苏省海洋经济发展质量水平总体上呈波动趋势,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的不足是制约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短板。②五大维度发展指数曲线波动幅度较大,主要表现在创新发展指数曲线呈"M"型,协调发展指数曲线呈"N"型,绿色发展指数曲线后期呈"M"型,开放发展指数曲线呈"W"型,共享发展指数曲线呈"W"型结构。③"五大"维度耦合协调度波动明显,呈现"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四个阶段,距离优质协调状态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核密度估计表明,江苏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考察期内呈收敛态势,在此基础上对提高江苏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1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评判体系研究 [J].
丁黎黎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03) :12-20
[2]   基于Dagum基尼系数的中国区域海洋创新空间非均衡格局及成因探讨 [J].
孙才志 ;
朱云路 .
经济地理, 2020, 40 (01) :103-113
[3]   高质量增长背景下海洋经济发展的时空协调模式研究——基于环渤海地区地级市的实证 [J].
狄乾斌 ;
於哲 ;
徐礼祥 .
地理科学, 2019, 39 (10) :1621-1630
[4]   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 [J].
孙才志 ;
曹强 ;
王泽宇 .
经济地理, 2019, 39 (05) :37-46
[5]   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测度——以河北省为例 [J].
许永兵 ;
罗鹏 ;
张月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44 (03) :86-97
[6]   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与分析 [J].
师博 ;
张冰瑶 .
社会科学研究, 2019, (03) :19-27
[7]   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J].
刘国斌 ;
宋瑾泽 .
区域经济评论, 2019, (02) :55-60
[9]   中国海洋经济增长驱动要素的时空差异 [J].
刘桂春 ;
史庆斌 ;
王泽宇 ;
郭可蒙 ;
胡伟 .
经济地理, 2019, 39 (02) :132-138
[10]   中国海洋经济弹性的时空分异与影响因素分析 [J].
王泽宇 ;
王焱熙 .
经济地理, 2019, 39 (02) :139-14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