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背景下的文物保护法理探析

被引:3
作者
梁岩妍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城市化进程; 旅游业发展; 文物法律保护;
D O I
10.16494/j.cnki.1002-3933.2013.07.014
中图分类号
D922.16 [文教、卫生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旅游业兴起,地方政府拆除城市老建筑以及大力开发旅游资源的做法,使文物遭受极大破坏,文物保护事业面临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更深层次地说明了现今各地方文物工作依旧以经济利益为驱动力,追求财富最大化,地方政府与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没有真正确立起来,这与注重人文价值以及公共福祉的文物保护事业相冲突。一方面,我国《文物保护法》规定了大部分文物是由国家享有所有权,这一规定促使"公共的悲剧"发生;另一方面,归属于私人的文物所有权又不完整。对此,建议完善我国文物登录制度,扩大文物保护的主体范围,增强文物保护民间组织的力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国外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与启示 [J].
郝士艳 .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0 (04) :104-108
[2]   申遗后为何旅游收入会下降?——以五台山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为例 [J].
邵秀英 ;
黄永胜 .
中国经济周刊, 2009, (33) :34-34
[3]   英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民间团体 [J].
焦怡雪 .
规划师 , 2002, (05) :79-83
[4]  
论法学研究方法[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陈瑞华, 2009
[5]  
中国城市发展问题观察[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邵益生, 2006
[6]  
社会契约论[M]. 商务印书馆[法]卢梭(J·J·Rousseu),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