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5 条
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冷热点格局演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49
|作者:
刘浩
[1
]
马琳
[2
]
李国平
[1
]
机构:
[1]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2]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来源:
关键词:
经济失衡;
冷热点格局分析;
时空模式挖掘;
DMSP/OLS夜间灯光;
京津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为了探讨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失衡,引入DMSP/OLS夜间灯光构建GDP指数,利用优化的热点分析和时空模式挖掘识别经济发展的格局演化,以SLM和SEM模型从自然环境、基础设施及区域开发等方面量化失衡因素。结果表明:1区域经济发展趋于波动性集聚,经济发展呈明显的京津市区、京津郊区和河北区县城区、河北偏远县乡等3种类型,而京津市区和郊区之间、京津市域和河北省域之间都存在显著的"虹吸效应"所诱发的发展断崖。2持续的热点、振荡的热点和振荡的冷点是经济发展冷热点的主要演化模式。经济发展热点自中心城区至远郊呈同心圆圈层式弱化,而无明显圈层变化的冷点集中连片地广布在河北乡村。3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基础设施和区域开发有复杂非线性关系,经济发展繁荣地区(热点)多受惠于基础设施和区域开发及行政区划的整体优势,而合适的海拔条件次之。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冷点)总体受制于坡度条件和基础设施及区域开发的总体劣势。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8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