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冷热点格局演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49
|
作者
刘浩 [1 ]
马琳 [2 ]
李国平 [1 ]
机构
[1]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2]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经济失衡; 冷热点格局分析; 时空模式挖掘; DMSP/OLS夜间灯光; 京津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为了探讨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失衡,引入DMSP/OLS夜间灯光构建GDP指数,利用优化的热点分析和时空模式挖掘识别经济发展的格局演化,以SLM和SEM模型从自然环境、基础设施及区域开发等方面量化失衡因素。结果表明:1区域经济发展趋于波动性集聚,经济发展呈明显的京津市区、京津郊区和河北区县城区、河北偏远县乡等3种类型,而京津市区和郊区之间、京津市域和河北省域之间都存在显著的"虹吸效应"所诱发的发展断崖。2持续的热点、振荡的热点和振荡的冷点是经济发展冷热点的主要演化模式。经济发展热点自中心城区至远郊呈同心圆圈层式弱化,而无明显圈层变化的冷点集中连片地广布在河北乡村。3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基础设施和区域开发有复杂非线性关系,经济发展繁荣地区(热点)多受惠于基础设施和区域开发及行政区划的整体优势,而合适的海拔条件次之。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冷点)总体受制于坡度条件和基础设施及区域开发的总体劣势。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 [1] 1990s以来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失衡格局的时空演化
    刘浩
    马琳
    李国平
    [J]. 地理研究, 2016, 35 (03) : 471 - 481
  • [2] 城市群多层次空间结构分析算法及其应用——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
    牛方曲
    刘卫东
    宋涛
    胡志丁
    [J]. 地理研究, 2015, 34 (08) : 1447 - 1460
  • [3] 近30年湖北省16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化
    郑文升
    刘浩
    马琳
    王晓芳
    罗静
    [J]. 地理科学, 2015, 35 (06) : 756 - 764
  • [4] “十三五”时期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调整与应对
    王业强
    魏后凯
    [J]. 中国软科学, 2015, (05) : 83 - 91
  • [5] 京津冀城市群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
    陆大道
    [J].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3) : 265 - 270
  • [6] 京津冀制造业空间格局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李国平
    张杰斐
    [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01) : 90 - 96
  • [7] 基于京津冀城镇群交通成本的北京极化—扩散效应分析
    龙茂乾
    孟晓晨
    [J].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4, (04) : 76 - 81
  • [8] 中国城市体系等级结构及其空间格局——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实证
    吴健生
    刘浩
    彭建
    马琳
    [J]. 地理学报, 2014, 69 (06) : 759 - 770
  • [9] 河北省县域贫困度多维评估
    袁媛
    王仰麟
    马晶
    魏海
    彭建
    [J].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 (01) : 124 - 133
  • [10] 基于产业空间联系的“大都市阴影区”形成机制解析——长三角城市群与京津冀城市群的比较研究
    孙东琪
    张京祥
    胡毅
    周亮
    于正松
    [J]. 地理科学, 2013, 33 (09) : 1043 - 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