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的“过滤式”监管体系构建——以“金融快消品”为分析对象

被引:4
作者
邓纲 [1 ]
许恋天 [2 ]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金融创新与法制研究中心
[2]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关键词
金融快消品; 金融创新; 过滤式监管; 监管沙箱; 金融消费者;
D O I
10.19626/j.cnki.cn31-1163/f.2019.04.009
中图分类号
F832.1 [金融、银行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在金融创新浪潮中出现了"金融快消品"泛滥的现象。"金融快消品"是消费门槛较低、生命周期较短、消费方式便捷的金融产品或服务,在我国多集中于互联网金融和金融衍生品领域,其不仅与金融创新存在一定鸿沟,且带来的金融风险日益增多。当前,为去伪存真促进金融创新,可构建过滤式监管体系,即运用事前过滤器过滤"金融快消品"与风险隐蔽型违规金融产品,建立中央、地方监管沙箱开展金融创新的前瞻性监管。同时,立足金融消费者主体构建事后过滤机制,依托消费者协同效应建立社会监管方式,特别是加强互联网时代金融消费者间的信息互联、协同与共享,设立中央、地方金融消费者信息交流平台作为内部事后过滤器,建立金融消费者保护组织作为外部事后过滤器。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中的重点问题探讨 [J].
李有星 ;
金幼芳 .
法律适用, 2017, (05) :31-38
[2]   互联网金融风险规制路径 [J].
杨东 .
中国法学, 2015, (03) :80-97
[3]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J].
汪炜 ;
郑扬扬 .
经济问题探索, 2015, (06) :170-176
[4]   金融消费者的法律定义 [J].
邢会强 .
北方法学, 2014, (04) :76-83
[5]   快消品产品属性对消费者购后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J].
刘新华 ;
向俊龙 ;
范莉莉 .
软科学, 2013, 27 (03) :140-144
[6]   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 [J].
谢平 ;
邹传伟 .
金融研究, 2012, (12) :11-22
[7]   金融消费者保护体制及其相关问题 [J].
邓纲 .
法学杂志, 2012, 33 (05) :66-72
[8]   投资者到金融消费者的角色嬗变 [J].
陈洁 .
法学研究, 2011, 33 (05) :84-95
[10]   金融危机治乱循环与金融法的改进路径——金融法中“三足定理”的提出 [J].
邢会强 .
法学评论, 2010, 28 (05) :4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