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的“国家”

被引:26
作者
谢鸿飞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关键词
保护义务; 担保国家; 公法遁入私法; 民事习惯; 家庭法例外论;
D O I
10.13415/j.cnki.fxpl.2020.05.002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民法典》中的国家形象包括五个面向。国家作为保护者,践履对民事权利主体的消极义务、保护义务和给付义务;国家作为合作者,容让社会,承认民事习惯作为民法的补充性法源,不再通过国家政策影响民事裁判,适用比例原则权衡私法价值和公法管制目标,在公益、公共事业领域与社会合作;国家作为权利人,享有民法上的国家所有权,并通过国有企业从事经营行为,但受公法规制,以避免其遁入私法;国家作为教化者,培育自治自律的公民,并致力于家庭的"再家庭化";国家作为再分配者,在民法内部通过权利义务关系的配置和调整进行资源再分配。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2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50 条
[1]   论民法典中的道德思维与法律思维 [J].
彭诚信 .
东方法学, 2020, (04) :49-73
[2]   自然资源分出物的自由原始取得 [J].
张力 .
法学研究, 2019, 41 (06) :50-69
[3]   论民事规训关系——基于福柯权力理论的一种阐释 [J].
汪志刚 .
法学研究, 2019, 41 (04) :40-60
[4]   论情势变更原则中的再交涉权利 [J].
张素华 ;
宁园 .
清华法学, 2019, 13 (03) :144-157
[5]   儒家的财富观念与经济哲学——以盐铁论为中心 [J].
潘宇 .
人文杂志, 2018, (11) :19-29
[7]   民法典编纂中的宪法学难题 [J].
秦前红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6, 24 (06) :11-26+169
[8]   民法总则中的法人分类 [J].
谭启平 ;
黄家镇 .
法学家, 2016, (05) :34-48+176
[9]   宪法上的“国家所有权”:一场美丽的误会 [J].
李忠夏 .
清华法学, 2015, 9 (05) :63-84
[10]   “国家所有权”研究的民法学争点 [J].
单平基 ;
彭诚信 .
交大法学, 2015, (02) :3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