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劳工:移动游戏中青少年玩家的非物质劳动研究

被引:20
作者
袁潇
机构
[1] 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
关键词
移动游戏; 青少年; 数字劳工; 非物质劳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移动游戏是"技术民族主义"、经济深化改革以及社会结构变迁多重驱动下的产物。青少年的休闲娱乐活动被技术和资本异化为数字经济中的生产实践,数字资本将玩家的生命时间转变为劳动时间,形成了"实质吸纳"的非物质劳动过程。青少年玩家自觉加入到游戏信息的智识性、交往性与情感性的协作生产中,成为数字资本剥夺生命政治劳动的核心要素。他们位处移动游戏"科层制"中的底层,是游戏产业重度剥削的对象;他们的游戏行为隐含着数字经济深层性的技术控制与经济盘剥。数字经济产业和电竞选手、游戏代练和游戏主播间建立起虚假"同意",通过"造梦"机制将规训内化为劳工们的自我激励,从而实现资本增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0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2]   基于拟剧理论的游戏主播形象建构方式研究——以《王者荣耀》为例 [J].
刘婷 ;
卢佳男 .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20 (04) :71-78
[3]   手机社交游戏的传播价值与规制方式研究 [J].
袁潇 ;
张晓 .
当代传播, 2018, (04) :45-47+56
[4]   指尖上的世界——都市学龄前儿童与电子智能产品侵袭的玩乐 [J].
曹晋 ;
庄乾伟 .
开放时代, 2013, (01) :179-198
[5]   新型网络社会的劳工问题 [J].
邱林川 .
开放时代, 2009, (12) :128-139
[7]  
传播政治经济学经典文献选读[M]. 商务印书馆 , 姚建华, 2019
[8]  
2019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M]. 中国书籍出版社 , 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GPC), 2019
[9]  
数字劳工[M]. 商务印书馆 , 姚建华, 2018
[10]  
大同世界[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迈克尔·哈特,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