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和GIS的济宁市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安全研究

被引:70
|
作者
吕建树 [1 ]
吴泉源 [2 ]
张祖陆 [2 ]
刘洋 [3 ]
机构
[1] 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安全; 济宁市; GIS;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2.08.004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在RS/GIS技术的支持下,选择南四湖流域典型市域——济宁市为研究区,基于多源数据,揭示了研究区1987~2008年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点,进一步构建"隐患-状态-免疫"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应用改进TOPSIS模型实现了100 m×100 m栅格水平上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较为剧烈且具有独特的区域特色,其总体特征为耕地、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的面积持续下降,建设用地急剧扩张,水域面积则先降后升;20 a来,研究区生态安全状况经历了先恶化后改善的变化趋势,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加大是2000年后研究区生态安全好转的主要驱动力;研究区生态安全状态空间差异明显,东部山地丘陵区和南四湖区最好,中部和西北部地区最差,其余区域基本处在预警状态。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生态建设和土地生态安全格局的制定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928 / 93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 [1] 武汉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张杨
    刘艳芳
    顾渐萍
    丁庆
    [J]. 地理科学, 2011, 31 (10) : 1280 - 1285
  • [2] 基于RS和GIS的内蒙古多伦县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吴海珍
    阿如旱
    郭田保
    孙紫英
    [J]. 地理科学, 2011, 31 (01) : 110 - 116
  • [3] 基于格网GIS的关中地区生态安全研究
    薛亮
    任志远
    [J]. 地理科学, 2011, 31 (01) : 123 - 128
  • [4] 21世纪初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与驱动力分析
    刘纪远
    张增祥
    徐新良
    匡文慧
    周万村
    张树文
    李仁东
    颜长珍
    于东升
    吴世新
    江南
    [J]. 地理学报, 2009, 64 (12) : 1411 - 1420
  • [5] 中国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趋势与优先领域
    蔡运龙
    宋长青
    冷疏影
    [J]. 地理科学, 2009, 29 (05) : 619 - 626
  • [6] 基于改进TOPSIS法的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吕建树
    刘洋
    杨念贵
    [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9, 20 (03) : 83 - 86
  • [7]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模型研究进展
    唐华俊
    吴文斌
    杨鹏
    陈佑启
    Peter HVerburg
    [J]. 地理学报, 2009, 64 (04) : 456 - 468
  • [8] 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格局研究进展
    谢花林
    [J]. 生态学报, 2008, 28 (12) : 6305 - 6311
  • [9] 河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 李玉平,蔡运龙.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 2007(03)
  • [10] 皇甫川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评价
    喻锋
    李晓兵
    王宏
    余弘婧
    [J]. 地理学报, 2006, (06) : 645 - 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