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亚洲季风与中国干湿、农牧气候界线之关系
被引:32
|作者:

杨建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丁永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陈仁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刘俊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东亚夏季风;
印度夏季风;
干湿气候界线;
农牧气候界线;
D O I:
10.13249/j.cnki.sgs.2005.04.009
中图分类号:
P463.1 [中气候、局地气候(地方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中国553个气象站点1958~2000年日降水量资料、北方295个气象站点同期(20(cm)蒸发皿资料,界定出半干旱区和农牧交错区各自的范围。利用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1951~1995年)与印度夏季降水量(1951~1998年)资料,分析了半干旱区和农牧交错区东南-西北界10年际空间变化与亚洲夏季风的关系。近50年中国干湿、农牧气候界线的动态变化是影响中国的季风环流强弱作用在空间上的实物表现,季风环流的强弱变化控制着气候界线空间摆动的范围与方向,其年代际变化是中国干湿、农牧气候界线呈现出年代际变化特征的根源。分析显示,在现代情况下,农牧气候界线位置的空间摆动主要反映人类生产活动强度的强弱差异,人为因素起主导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近50年中国干湿气候界线波动及其成因初探[J]. 气象学报, 2003, (03) : 364 - 373+387杨建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丁永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陈仁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刘连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2] 近10年来中国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分析[J]. 地理学报, 2003, (03) : 323 - 332张国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刘纪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张增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 [3]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地理界定及其生态问题[J].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5) : 739 - 747赵哈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赵学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张铜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周瑞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4] 近百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变化[J]. 大气科学, 2001, (06) : 787 - 797慕巧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王绍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朱锦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龚道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 [5] 东北农牧交错区水分条件及其对植被分布的影响[J]. 地理科学, 2001, (04) : 297 - 300张军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李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郑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 [6] 清代科尔沁农耕北界的变迁[J]. 地理科学, 2001, (03) : 230 - 235乌兰图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张雪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 [7] 北半球冬季纬向平均环流的结构及对我国气候的影响[J]. 地理科学, 2001, (02) : 108 - 112龚道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王绍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8] 南海夏季风活动的年际和年代际特征[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0, (04) : 363 - 374戴念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民航河北省管理局谢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民航河北省管理局张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民航河北省管理局
- [9] 1873~1995年东亚冬、夏季风强度指数[J]. 气象科技 , 2000, (03) : 14 - 18施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朱乾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 [10] 东亚夏季风的研究进展及其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J]. 大气科学, 1999, (02) : 129 - 141黄荣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0黄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0任保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