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污名的研究进展

被引:5
作者
罗亦娟
程锦泉
机构
[1] 广东省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艾滋病; 污名; 综述;
D O I
10.13329/j.cnki.zyyjk.2015.0796
中图分类号
R512.9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艾滋病(AIDS)污名广泛存在,污名不仅加重AIDS患者精神上的痛苦,而且削弱了卫生服务利用的有效性,影响AIDS患者的治疗机会和结局,导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进一步传播,污名已经成为AIDS预防治疗措施实施的最主要障碍。AIDS污名在社会公众,AIDS患者,患者家属中存在不同的流行特点。减少AIDS污名干预手段可以从知识宣传,促进社会公众与患者的接触,患者自我认知治疗,改变自身观念出发。未来AIDS污名的减少和消除需要医务人员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
引用
收藏
页码:2295 / 229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2014年第3季度全国艾滋病性病疫情及主要防治工作进展 [J].
NCAIDS ;
NCSTD ;
China CDC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4, 20 (11) :797-797
[2]   污名与艾滋病话语在中国 [J].
张有春 .
社会科学, 2011, (04) :87-92
[3]   艾滋病污名的形成机制、负面影响与干预 [J].
刘颖 ;
时勘 .
心理科学进展, 2010, 18 (01) :123-131
[4]   艾滋病高发农村少年儿童生长发育及心理健康调查 [J].
曹广华 ;
支玉红 ;
刘莉红 ;
刘高旺 ;
张世霞 .
中国医药导报, 2009, 6 (17) :107-109
[5]   艾滋病防治公务人员对HIV/AIDS态度分析 [J].
杨清 ;
潘晓红 ;
蔡高峰 ;
马瞧勤 ;
陈钢 ;
徐云 ;
杨介者 .
中国公共卫生 , 2007, (12) :1424-1426
[6]   艾滋病病人自杀意念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研究 [J].
吴红燕 ;
孙业桓 ;
张秀军 ;
张泽坤 ;
曹红院 .
疾病控制杂志, 2007, (04) :342-345
[7]   对艾滋病歧视与偏见的研究 [J].
郭欣 ;
程怡民 ;
李颖 ;
黄娜 ;
武俊青 ;
汝小美 .
中国妇幼保健, 2006, (23) :3300-3303
[8]  
HIV-related stigma: Adapting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use in India[J] . Wayne T. Steward,Gregory M. Herek,Jayashree Ramakrishna,Shalini Bharat,Sara Chandy,Judith Wrubel,Maria L. Ekstrand.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 2008 (8)
[9]  
HIV/AIDS-related stigma and discrimination: Accounts of HIV-positive Caribbean people in the United Kingdom[J] . Moji Anderson,Gillian Elam,Sarah Gerver,Ijeoma Solarin,Kevin Fenton,Philippa Easterbrook.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 2008 (5)
[10]  
“If you get AIDS… You have to endure it alone”: Understanding the social constructions of HIV/AIDS in China[J] . Yanqiu Rachel Zhou.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 200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