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评价中的“数字陷阱”

被引:14
作者
刘少雪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
关键词
数字; 指标; 高等教育质量;
D O I
10.19563/j.cnki.sdjk.2016.01.004
中图分类号
G642.0 [教学研究与改革];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高等教育是育人的事业,其核心任务很难用具体数字来表达。数字化的描述和评价方法客观上为人们提供了更直接的考察高等教育及其价值体现的视角,但工具理性自身带有漠视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的弊端,也会将高等教育核心使命零碎化、浅表化,对人们全面认识和评价高等教育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三个具体案例,分析了数字化形式表述高等教育所可能带来的问题,进而认为,数字化指标可以用来解释高等教育质量,但其使用需要设置若干前提条件,包括数字指标的解释力、指标间的逻辑关系、数据来源的真实性等;缺乏合理性和真实性的数据,对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则是失真的、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美国联邦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培育与引导 [J].
王晓阳 ;
方军 .
世界教育信息, 2009, (01) :76-81
[2]  
中美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D].王丽荣.山东大学.2008, 01
[3]  
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M].(美)克拉克·克尔(ClarkKerr)著;王承绪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