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聚落到村落:明清华北新兴村落的生长过程

被引:18
作者
黄忠怀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上海
关键词
聚落; 村落; 华北平原; 发展过程; 土地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928.6 [历史地理];
学科分类号
060107 ; 060201 ;
摘要
明清时期,华北平原的新兴村落呈现出一种由零星聚落到独立成村的发展过程。村落形成的初期,基本上是由一家一户构成,这些零星聚落多与移民活动有关;在村落发展的后期,则与村落人口向外移居而形成的"卫星聚落"有关。人口的自然增殖与流动,使得零星聚落规模不断扩大,当达到一定规模时,在地缘、血缘等因素影响下,最终独立成村。独立的标志是土地庙的建立。
引用
收藏
页码:199 / 20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晚清华北村镇人口 [J].
王庆成 .
历史研究, 2002, (06) :3-22+189
[2]  
北京郊区村落发展史.[M].尹钧科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  
新河县志.[M].安志辉主编;新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方志出版社.2000,
[4]  
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M].(美)施坚雅著;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5]  
中国乡村生活.[M].(美)明恩溥著;午晴;唐军译;.时事出版社.1998,
[6]  
山东民俗.[M].山 曼等著;.山东友谊书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