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资和外资:谁更有利于环境保护——来自我国工业部门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被引:14
作者
张成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规模效应; 结构效应; 技术效应; 污染避难所效应; 废气; 废水; 固体废弃物; 环境质量;
D O I
10.13510/j.cnki.jit.2011.02.001
中图分类号
X502 [污染分析与测定];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本文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三个层面分析了我国内资和外资工业部门在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三种污染物上的污染排放效应,研究结果发现在废气的结构效应和固体废弃物的技术效应上,内资工业部门比外资工业部门更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在废气的技术效应、废水的结构效应和固体废弃物的规模效应上,外资工业部门比内资工业部门更容易导致环境质量的恶化。该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污染避难所假说"的存在,从而蕴含着相应的政策涵义。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贸易开放、要素禀赋与环境质量:基于我国省区面板数据的研究 [J].
傅京燕 ;
周浩 .
国际贸易问题, 2010, (08) :84-92
[2]   “污染避难所”假说在中国的实证检验 [J].
赵哲 ;
罗永明 .
生态经济, 2008, (07) :102-104+119
[3]   外国直接投资与我国技术创新研究 [J].
杨剑波 .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7, (02) :79-83
[4]   谁从谁获益:中国制造业中的外商直接投资 [J].
王成岐 ;
张建华 ;
徐文忠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10) :23-31
[5]   Do domestic firms benefit from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Evidence from Venezuela [J].
Aitken, BJ ;
Harrison, AE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9, 89 (03) :605-618
[6]  
Productivity Growth, Technical Progress, and Efficiency Change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J] . Rolf F?re,Shawna Grosskopf,Mary Norris,Zhongyang Zhang.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9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