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息社会到智慧社会:智慧社会内涵的理论解读

被引:31
作者
丁波涛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
关键词
信息社会; 智慧社会; 智慧城市;
D O I
10.16582/j.cnki.dzzw.2019.07.012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1201 ;
摘要
"智慧社会"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概念和新论断,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一新概念的内涵,是我们贯彻落实十九大提出的"智慧社会"建设战略的前提。从分析信息社会理论的脉络入手,从知识主义和技术主义两种视角分析了智慧社会的双重演进过程,并归纳出智慧社会在技术基础、经济基础、主体结构、治理模式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征,即技术智能化、经济数字化、主体知识化、治理智能化、文化多元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从技术逻辑到社交平台:视频直播新形态的价值探讨 [J].
喻国明 .
新闻与写作 , 2017, (02) :51-54
[2]   全球人才竞争的新趋势、新挑战及其应对 [J].
汪怿 .
科技管理研究, 2016, 36 (04) :40-45+49
[3]   科技信息时代下的企业知识型员工管理 [J].
樊慈 .
电子测试, 2014, (07) :157-158
[4]   信息社会及其基本特征 [J].
孙伟平 .
哲学动态, 2010, (09) :12-18
[5]   信息社会概念溯源——背景 产生 发展 [J].
张文娟 .
情报科学 , 2007, (07) :1006-1010
[6]  
共享经济挑战文化建构“强区分”模式[N]. 王馥芳.社会科学报. 2018 (006)
[7]  
智能社会开创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新时代[N]. 李万.学习时报. 2017 (003)
[8]  
科技史与方法论[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梁洪亮, 2016
[9]  
网络社会[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荷) 迪克 (Dijk, 2013
[10]  
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 马克卢普,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