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南方红壤丘陵区人类活动强度的空间模拟与特征分析——以衡阳盆地为例
被引:18
作者:
郑文武
[1
,2
]
田亚平
[2
]
邹君
[2
]
邓运员
[2
]
刘晓燕
[2
]
邓美容
[2
]
机构:
[1] 中南大学信息物理工程学院
[2] 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
来源:
关键词:
人类活动强度;
南方丘陵区;
衡阳盆地;
空间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学科分类号: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人类活动强度是地理学、生态学和自然资源学等多学科研究中的重要参数,定量化和空间化是当前人类活动强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针对现有的人类活动强度定量化和空间化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以统计学和空间分析方法的空间模拟方法,对典型的南方丘陵区衡阳盆地人类活动强度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衡阳盆地工业活动高强度区呈现一极一带分布,衡阳市市区为极强区,祁东县、常宁市和耒阳市形成了一条南北走向的较强带,工业活动低强度区呈以衡阳市市区为中心的环状分布;农业活动强度分布呈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弱的趋势;交通活动整体分布较为均匀,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国道和省道沿线;总的人类活动强度整体表现不强,但区域差异明显,衡阳市市区及其周边区域人类活动强度最大,低强度区位于衡东县内。根据研究结果,应采取发展北部工业、加强市区对周边区域工业带动和控制西北部农业等调控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628 / 633
页数:6
相关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