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特大型气田高效开发关键技术创新与实践

被引:30
|
作者
谢军
机构
[1]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中部; 安岳气田; 特大型碳酸盐岩气藏; 强非均质性; 高效开发; 透明气藏; 智能化管理; 智能气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7 [气田开发与开采];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年来,得益于深层大型碳酸盐岩气藏与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大突破,四川盆地已成为我国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含油气盆地。位于该盆地中部的安岳气田是我国迄今已发现的最大的整装碳酸盐岩气藏,也是我国近年来发现的最重要的特大型气田,但该气田也存在着储层孔隙度低、渗透率低,气层薄且纵横向分散、非均质性强,构造幅度极低且气水关系复杂等重大难题,使得天然气储量向产量的快速转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此,通过持续技术攻关,创新集成了多项关键技术,并在多个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①创新形成特大型古老复杂碳酸盐岩气藏精细开发技术,构建"透明气藏",建立高产井培育技术,实现了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气藏开发口口井高产、下震旦统灯影组气藏单井天然气产量大幅度提高,保证了该气田长期高产稳产;②集成创新大型气田优快建设技术,实现了气井全生命周期安全受控,3年高效建成精品工程,打造绿色矿山新高地,高效建成安全清洁大气田;③集成创新特大型气田开发智能管控技术,实现了万物互联、深度感知和自动化生产,融合AR、VR、机器人、无人机等新一代智能技术,开辟了气田开发智能化管理新形态,打造智能气田;④创新形成特大型气田整体开发优化技术,显著提升了强非均质性气藏的开发效果,确保了特大型有水气藏的长期稳产。该研究成果可以为国内外类似气田的高效开发提供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 [1] 四川盆地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气藏开发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
    胡勇
    彭先
    李骞
    李隆新
    胡碟
    [J]. 天然气工业, 2019, 39 (09) : 48 - 57
  • [2] 缝洞型碳酸盐岩气藏多类型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储渗能力——以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灯四段为例
    王璐
    杨胜来
    彭先
    刘义成
    徐伟
    邓惠
    [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9, 49 (04) : 947 - 958
  • [3] 安岳气田震旦系、寒武系气藏成藏条件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
    杨跃明
    杨雨
    杨光
    宋家荣
    文龙
    邓传光
    夏茂龙
    冉崎
    段国彬
    罗冰
    谢冰
    [J]. 石油学报, 2019, 40 (04) : 493 - 508
  • [4] 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大中型气田分布规律及勘探方向
    马新华
    杨雨
    文龙
    罗冰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 46 (01) : 1 - 13
  • [5] 普光智能气田岗位数据流分析方法
    陈惟国
    易建锋
    张捍卫
    付培晨
    李涛
    杨晓燕
    [J]. 天然气工业, 2018, 38 (10) : 47 - 51
  • [6] 普光智能气田整体架构设计与实施
    王寿平
    彭鑫岭
    吕清林
    龙飞
    姜贻伟
    蒙玉平
    [J]. 天然气工业, 2018, 38 (10) : 38 - 46
  • [7] 碳酸盐岩气藏储层非均质性对水侵差异化的影响
    冯曦
    彭先
    李隆新
    杨学锋
    王娟
    李骞
    张春
    邓惠
    [J]. 天然气工业, 2018, 38 (06) : 67 - 75
  • [8] 四川盆地震旦系气藏大斜度井水平井酸压技术
    李松
    马辉运
    张华
    叶颉枭
    韩慧芬
    [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40 (03) : 146 - 155
  • [9] 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气藏转向酸酸化模拟及其应用
    乐宏
    刘飞
    薛衡
    桑宇
    周长林
    王业众
    [J]. 天然气工业, 2017, 37 (10) : 46 - 53
  • [10] 四川盆地上震旦统灯四段气藏提高单井产量的技术措施
    韩慧芬
    [J]. 天然气工业, 2017, 37 (08) : 40 -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