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技术崇拜”:症候、成因与治理

被引:46
作者
孙艳秋
机构
[1]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教师; 技术; 技术崇拜; 课堂教学; 教学效益;
D O I
10.13811/j.cnki.eer.2018.07.011
中图分类号
G424.21 [课堂教学(班级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技术崇拜可概括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技术的过度依赖并蜕变为一种惯性或惰性,表现出对技术效用的乌托邦式幻想、对技术"养眼"效果的精神依赖、技术运用行为的"戒断症状"与技术使用寿命取决于学生的"耐受性"等症候,这与工具理性支配下的思维偏差、多重心理效应挤压下的理性阙如、对教学现代化内涵误读下的认知谬误以及视觉传播时代际遇等密切相关。为此,亟须通过对技术与教学关系的认识由"空想"转向"科学"、以教学艺术的"养心"延展技术手段的"养眼"、技术运用活动由"非理性"走向"理性"、学校等组织指导技术运用水平由"低层次"转向"高层次"以及课堂教学评价由"技术运用"转向"教学质量"等途径来治理技术崇拜。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2+90 +9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求真务实.[M].郑雅卓; 主编.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
[2]  
媒介崇拜论.[M].樊葵; 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3]  
“新基础教育”论.[M].叶澜; 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4]  
解放·传媒·现代性.[M].(英)尼古拉斯·加汉姆(NicholasGarnham)著;李岚译;.新华出版社.2005,
[5]  
宗教心理学.[M].(苏)乌格里诺维奇(Угринович;Д.М.)著;沈翼鹏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
[6]  
精神现象学.[M].(德) 黑格尔 (Hegel;G.W.F.) ; 著.商务印书馆.1979,
[8]   从技术批判反观教育技术的伦理性 [J].
王康宁 ;
于洪波 .
电化教育研究, 2015, 36 (09) :16-19+29
[9]   教学实践与教师专业发展 [J].
钟启泉 .
全球教育展望, 2007, (10) :8-14
[10]   以队伍建设为突破口 全面促进“两课”教学 [J].
戴锐 .
广西高教研究, 2002, (03) :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