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融资、两权分离度与终极股东掏空及支持行为:基于面板门限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15
作者
严太华
何芳丽
机构
[1]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债务融资; 支持行为; 掏空行为; 面板数据; 门限效应;
D O I
10.13587/j.cnki.jieem.2018.03.003
中图分类号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利用375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72013年面板数据,分别以总债务、银行债务、商业信用、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为门限变量,构建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债务状态下两权分离度对终极控制股东掏空与支持行为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两权分离程度对终极控制股东行为的影响效应存在基于公司总债务、银行债务和短期债务等变量的门限特征,基于商业信用和长期债务的门限特征则不稳定。具体而言,当总债务比率或短期债务比率分别高于0.901及0.848时,两权分离度促使终极控制股东实施支持行为;当银行债务比率高于0.149时,两权分离度引起终极控制股东的掏空行为。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中小股东和外部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投资时评估该公司股权结构的合理性提供了一种参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最终控制人、负债融资与利益侵占: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宋小保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4, 34 (07) :1633-1647
[2]   家族控制权结构与银行信贷合约:寻租还是效率? [J].
陈德球 ;
肖泽忠 ;
董志勇 .
管理世界, 2013, (09) :130-143+188
[3]   政治关系、企业超额贷款与大股东资金侵占——来自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证据 [J].
冉茂盛 ;
李文洲 ;
黄俊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3, 35 (08) :76-85
[4]   终极股东控制、债务资金占用与债权人利益保护 [J].
韩亮亮 ;
闫雪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41 (04) :69-76
[5]   所有权、负债与大股东利益侵占——来自中国控制权转移公司的证据 [J].
白云霞 ;
林秉旋 ;
王亚平 ;
吴联生 .
会计研究, 2013, (04) :66-72+96
[6]   家族控制、两权分离与债务期限结构选择——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苏忠秦 ;
黄登仕 .
管理评论, 2012, 24 (07) :132-142
[7]   债务融资和掠夺——来自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证据 [J].
冯旭南 .
经济学(季刊), 2012, 11 (03) :943-968
[8]   金字塔股权结构、股权制衡与终极股东侵占 [J].
陈红 ;
杨凌霄 .
投资研究, 2012, 31 (03) :101-113
[9]   终极控制股东对债务期限结构选择的影响: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肖作平 .
南开管理评论, 2011, 14 (06) :25-35
[10]   国家控制、债务融资与大股东利益侵占——基于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雒敏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 33 (03) :107-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