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FTA网络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20
作者
王开
靳玉英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自由贸易协定; 离散选择模型; “轴心-辐条”格局; 复杂网络;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13.09.011
中图分类号
F744 [国际贸易条约和协定];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1202 ; 020202 ;
摘要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范围内出现了缔结自由贸易协定(FTA)的浪潮,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网络化发展趋势。本文旨在从复杂网络角度对全球FTA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构建全球FTA网络,对其网络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分析。此后利用离散选择模型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除传统的地理和经济因素外,FTA的网络结构特征也是其形成与演化的重要原因,而且加入制度、语言和历史文化等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证实模型的结果非常稳健。最后是全文的结论及对中国的启示性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1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FTA网络化发展中的“轮轴-辐条”模式:福利效应与中国的参与战略 [J].
邓慧慧 ;
桑百川 .
财贸经济, 2012, (07) :88-94
[2]   APEC成员间建立FTA的影响因素研究 [J].
李荣林 ;
高越 .
世界经济研究, 2010, (11) :75-80+89
[3]   跨区域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政治经济动机分析 [J].
孙玉红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8, (07) :72-78+5
[4]   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小国战略 [J].
李向阳 .
当代亚太, 2008, (03) :36-49
[5]   新区域主义与大国战略 [J].
李向阳 .
国际经济评论, 2003, (04) :5-9
[6]  
Interdependent preferential trade agreement memberships: An empirical analysis[J] . Peter Egger,Mario Larch.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2008 (2)
[7]   A political-economy theory of trade agreements [J].
Maggi, Giovanni ;
Rodriguez-Clare, Andris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7, 97 (04) :1374-1406
[8]  
Free trade networks[J] . Taiji Furusawa,Hideo Konishi.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2006 (2)
[9]  
Economic determinants of free trade agreements[J] . Scott L. Baier,Jeffrey H. Bergstrand.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2003 (1)
[10]  
The Causes of Regionalism[J] . Richard E.Baldwin.World Economy . 200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