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拆迁领域灰色势力的行为特征与形成机理探析——基于对H新区的田野调查

被引:11
作者
刘建平
田苗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灰色势力; 征地拆迁; 行为特征; 土地收益;
D O I
10.19648/j.cnki.jhustss1980.2015.03.009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120405 ;
摘要
灰色势力介入征地拆迁领域谋取经济利益严重地损害了农民的土地权益,它同时也诱发了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通过对H新区的田野调查发现,灰色势力主要从基层政府治理、乡村自主治理以及工商资本主体三个层面介入征地拆迁领域。在征地拆迁的利益分配中,灰色势力行为呈现出强制性、隐匿性、依附性、渗透性及掠夺性等特征。基层政府治理机制不健全和乡村治理主体虚化为灰色势力介入征地拆迁领域提供了制度空间和行为空间,工商资本和经济利益密集输入到乡土社会为灰色势力逐利提供了必要的利益空间,农民集体行动困境则使灰色势力行为难以受到监督和惩罚,为其成长提供了社会空间。因此,应从完善基层政府治理,提升乡村治理能力,规范征地拆迁程序以及强化农民自主监督等方面遏制灰色势力介入征地拆迁领域。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权力边界模糊与策略化治理:土地冲突演变机制研究——基于对湖北省L市和G开发区的调查 [J].
杨磊 ;
刘建平 .
公共管理学报, 2014, 11 (04) :71-82+142
[2]   边界模糊的灰色博弈与征地冲突的治理困境 [J].
祝天智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4, (02) :97-108
[3]   农村土地集体产权的主体化及其治理机制 [J].
朱悦蘅 ;
黄韬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3, (02) :42-54
[6]   压力型体制与乡镇的策略主义逻辑 [J].
欧阳静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1, (03) :116-122
[7]   从维权到谋利——农民上访行为逻辑变迁的一个解释框架 [J].
田先红 .
开放时代, 2010, (06) :24-38
[8]   乡村治理的软肋:灰色势力 [J].
陈柏峰 ;
董磊明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9, (04) :142-146+16
[9]   乡村灰化的路径与社会基础 [J].
谭同学 .
天涯, 2007, (03) :38-42
[10]  
乡村混混与农村社会灰色化[D]. 陈柏峰.华中科技大学.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