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评估的开放空间:理论回应、实践样态与未来转型

被引:7
作者
康兰平
机构
[1]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关键词
法治评估; 规范法治观; 实践法治观; 中国法治实践学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近年来,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了对于法治状态进行定量评价的法治评估实践。伴随着法治评估的方兴未艾,中国法治评估的发展也面临着理论上和实践上的转型。当前学界对于法治评估的理论基础可以概括为规范法治观,是一种理念上的建构和抽象的思辨,在思维方向上坚持形式法治观与实质法治观的二元分析框架。规范法治观始终困囿于"法治应该是什么"这一本体式的循环追问,影响了法治评估客观性难题的破解和创新。实践法治观的提出,能够避免理论上的独断与徘徊,着眼于法治的实际运行和存在形式,在保证法治评估的开放理论空间基础上,实现法治评估的未来转型即本土化建构道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7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中国法治实践学派的哲学基础 [J].
武建敏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46 (03) :119-134
[2]  
国际法治评估的种类、原理与方法[J]. 孟涛.清华法治论衡. 2015(02)
[3]   法治评估的实践反思与理论建构——以中国法治评估指标体系的本土化建设为进路 [J].
张德淼 .
法学评论, 2016, 34 (01) :125-132
[4]   如何开展科学的法治评估 [J].
朱景文 .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6, (01) :58-62
[5]   论实验主义法治——中国法治实践学派的一种方法论进路 [J].
钱弘道 ;
杜维超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45 (06) :6-19
[6]   自省与建构:当代中国法治评估问题的若干检讨 [J].
李朝 .
宏观质量研究, 2015, 3 (03) :100-110
[8]   论法治评估的类型化 [J].
朱景文 .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07) :108-124+207
[9]   论中国法治评估的转型 [J].
钱弘道 ;
王朝霞 .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05) :84-105+205
[10]   地方法治指数的理论维度及实践走向 [J].
张德淼 ;
康兰平 .
理论与改革, 2014, (06) :13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