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治理中的体制创新——以浙江省长兴县为例

被引:49
作者
李建琴
机构
[1]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农村环境; 环境治理; “创卫”; 体制创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2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摘要
与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上升相对应的是中国农村环境的不断恶化,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日益受到威胁。农村环境所具有的公共产品特性、强外部性、地域性及公共产权属性决定了环境治理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社会系统工程。在中国农村环境治理中,普遍存在着治理主体缺失、治理资金投入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浙江省长兴县针对农村环境治理的特点和本县实际,以乡镇卫生为突破口,推出农村“创卫”工程,并通过领导体制、实施体制、监督机制、管理体制和投入体制创新,在短期内取得了显著成效。因此,长兴县农村“创卫”工程对于现阶段的县域农村环境治理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公共需求增长与有效供给不足探析 [J].
《社会公共需求问题研究》课题组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5, (04) :53-56
[2]   建立适应农村发展需要的新环境政策体系 [J].
赵春 .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01) :135-136
[3]   我国转型时期环境治理的经济分析 [J].
聂国卿 .
生态经济, 2001, (11) :27-29
[4]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成因与防治对策 [J].
李桂林 .
环境科学动态, 1999, (01)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