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以来陕西省汉江上游暴雨洪水灾害研究

被引:13
|
作者
孟婵
殷淑燕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清末至今; 暴雨洪水; 灾害类型;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2.05.025
中图分类号
P426.616 [降水引起的灾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对搜集到的历史文献资料及地方统计资料的整理与研究,并结合前人工作经验,对汉江上游地区清末以来(公元1832~2010年)近200年中暴雨洪水的发生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清后期至今这一暴雨洪水高发期的洪水灾害类型可划分为三类:局部暴雨洪水灾害;大面积暴雨洪水灾害;长历时、大面积暴雨洪水灾害。这三种灾害类型各占灾害发生总次数的31%,42%,27%。清后期至今汉江上游灾害性大暴雨洪水共出现59次,平均每3.4年发生一次。从分析发现,清后期以来汉江上游暴雨洪水频次不断上升,尤其是1932年以来,虽然暴雨洪水灾害频次有所波动,但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大面积,长历时暴雨洪水明显增多。暴雨洪水主要在7,8,9月份即夏秋两季发生。汉江上游的暴雨洪水类别分布及发生特点不仅与当地地形及气候的异常波动有关,也与人为活动的影响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