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地区土城子组沉积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17
作者
渠洪杰
张英利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北京
关键词
土城子组; 承德向斜; 古北口断层; 古流向及物源; 承德地区; 燕山造山带;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05.04.006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承德地区土城子组的沉积地层,主要保存在两个地区,一处为承德向斜,另一处为古北口断层的南部紧邻断层地区,即分别命名的承德盆地和古北口盆地内。根据其沉积特征,可分两个阶段。土城子组沉积早期阶段,盆地充填自下而上表现为冲积扇、砾质辫状河到曲流河的沉积过程。晚期阶段,承德盆地南部以及古北口盆地内近断层处,皆表现为冲积扇沉积,沉积物较早期地层有明显不同,碳酸盐岩颗粒占据主要成分,并沿剖面向上增加;承德盆地南半部分和古北口盆地内古流向分别为自南向北和自北向南。区域构造和土城子组沉积特征表明,在土城子组沉积晚期阶段,该地区构造环境发生了由伸展到挤压的转变,同时可能使盆地发生了正反转。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5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冀西北晚侏罗世火山-沉积盆地的性质及构造环境 [J].
邵济安 ;
孟庆任 ;
魏海泉 ;
张履桥 ;
王佩瑛 .
地质通报, 2003, (10) :751-761
[2]   张家口组火山岩SHRIMP定年及其重大意义 [J].
牛宝贵 ;
和政军 ;
宋彪 ;
任纪舜 .
地质通报, 2003, (02) :140-141
[3]   燕山地区燕山期的挤压与伸展作用 [J].
马寅生 ;
崔盛芹 ;
曾庆利 ;
吴满路 .
地质通报, 2002, (Z1) :218-223
[4]   义县组同位素年代新证据及土城子组Ar/Ar年龄测定 [J].
C.C.SwisherⅢ ;
汪筱林 ;
周忠和 ;
王元青 ;
金帆 ;
张江永 ;
徐星 ;
张福成 ;
王原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1, (23) :2009-2012
[5]   大青山逆冲推覆体系含义及地质特征 [J].
刘正宏 ;
徐仲元 ;
杨振升 .
世界地质, 2001, (03) :224-230
[6]   辽西地区中生代构造格局及其形成演化 [J].
王根厚 ;
张长厚 ;
王果胜 ;
吴正文 .
现代地质, 2001, (01) :1-7
[7]   燕山带中生代主要构造事件与板块构造背景问题 [J].
郑亚东 ;
G.A.Davis ;
王琮 ;
B.J.Darby ;
张长厚 .
地质学报, 2000, (04) :289-302
[8]   燕山式板内造山带基本特征与动力学探讨 [J].
宋鸿林 .
地学前缘, 1999, (04) :309-316
[9]   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构造特征 [J].
马寅生 ;
崔盛芹 ;
吴淦国 ;
吴珍汉 ;
朱大岗 ;
李晓 ;
冯向阳 .
地球学报, 1999, (04) :385-391
[10]   燕山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特征及其与陆内造山作用关系 [J].
朱大岗 ;
吴珍汉 ;
崔盛芹 ;
吴淦国 ;
马寅生 ;
冯向阳 .
地质论评, 1999, (02) :163-172